时间:2025-03-14 11:07:30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
建筑公司负责人:“终于不用再为这件事焦头烂额了,分期还款让我们有了喘息的机会。”
建材供应商“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钱了,早知道调解这么高效,当初就不用拖那么久了。”
担保人“看到双方都满意,我也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近日,陕西西咸新区法院沣西新城法庭郑蔓法官积极运用“案外担保+调解”模式高效化解两起合同纠纷,打消债权人对债务人履约能力不足的顾虑。以案外担保人增强调解协议的可信度与可操作性,降低执行风险,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获得双方当事人一致肯定。
某建筑公司与某建材供应商系长期合作关系,近期因合同履行问题多次产生纠纷,两起纠纷案涉货款金额达300余万元。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矛盾持续一年之久,最终诉至法院。
案件审理期间,经法官多次沟通,双方均有调解意愿。但因某建筑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未能按期支付货款,建材供应商坚持要求立即一次性付清,双方互不信任,调解陷入僵局。
郑蔓法官结合案件特点,提出了案外人提供担保机制供双方当事人参考。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由案外第三方作为担保人,对案涉货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为确保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郑蔓法官通知三方到庭当场对担保人资质进行审查。随后在法官主持下,双方就货款给付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约定建筑公司分期付清全部货款,若建筑公司未履约,需支付违约金,担保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西咸新区法院将大力在合同纠纷、劳动争议、民间借贷等领域全面推广“案外人担保+调解”模式,探索在知识产权、金融纠纷等新型案件中引入担保机制,强化与行业协会等组织协作联动,鼓励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参与担保调解,落实“四化四工程”“四个最”小切口创新,聚力促推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前端化解,努力推动“1+45+N”多元解纷工作体系迭代升级、扩点拓面,擦亮多元解纷“创新盘”。
作者| 杜红娟
编辑| 李娟
审核| 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