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法院下好司法为民“一盘棋”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11-18 17:38:02 阅读量:

加大执行力度深推司法民主

近年来,受辖区经济形势下滑的影响,榆阳区人民法院受理的各类案件大幅上升,尤其是民间借贷纠纷引发的民事案件急剧上升。今年截至10月份,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4787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077件,同比上升了92%,累计审执结9523件,结案率为64.4%,同期增加了6.1个百分点。其中受理执行案件4076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682件,同比上升了192%,执结2194件,执结率为54%,同期增加了25个百分点。面对繁重的审执任务,该院干警树立“一盘棋”思想,深挖工作潜能,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加快办案节奏。
1、立足审判加大执行力度
为有效缓解案多人少矛盾,该院院长、庭长主动加班、带头办案,充分发扬“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精神,形成带头办案的工作新常态。今年以来,该院党组成员收案524件,审结341件,结案率为65%。此外,辖区民间借贷纠纷引发的执行压力前所未有,为此,该院穷尽一切办法,加大执行力度,充分运用司法拘留、查封、曝光失信被执行人等各项执行措施,协同公安、火车站、机场派出所等单位对被执行人进行布控查找,加大对拒不履行、妨害诉讼和失信被执行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老赖”。同时,采取集中执行和分散执行相结合的方式,每半月统一进行一次大执行,集中处置一批房屋、车辆等可供执行的财产,形成执行威慑,全力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今年以来,该院查封房产410套,查封车辆270辆,司法拘留258人,曝光失信被执行人258人。
2、司法为民举措落地有声
该院不断优化司法服务,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打通群众诉讼渠道,认真贯彻落实15项便民举措,实行“一站式”便民诉讼服务,及时为当事人提供咨询引导。开辟“绿色通道”,对老人、妇女等当事人提供优先服务,对欠资欠薪、追偿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医疗费等涉及民生的案件优先立案,今年以来,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360余万元,通过多项举措,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深化巡回审判活动。认真开展审判“五进”及征询旁听庭审公民意见两项活动,积极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案件在社区、农村、学校、军营、企业进行公开审理,将庭审直接晾晒到阳光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继续扩大司法公开。积极顺应新媒体时代要求,全面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积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今年以来,依法对6701份裁判文书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进行了同步公开;制作并送达了“司法公开告知书”30212份,方便当事人查询案件信息;建立了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公开院长网上信箱,积极回应新媒体时代下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期待。
3、司法民主进程深入推进
构建民主高效监督的审判机制,不断提升司法的公信力和亲和力,该院结合实际制定了陪审员管理制度,创建了以组对庭、季度轮换的陪审制度,保证“随机抽取”原则的落实,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和监督司法,进一步推进司法民主化进程,几年来,该院陪审率为100%。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认真开展征询意见活动和法官“1+4”活动。几年来,该院已由党组成员带队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与各乡镇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45次,参与座谈1137人次,发放调查问卷1125余份,广泛收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认真整改落实,不断改进工作。由院长带头,每年主动登门回访案件当事人,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落实责任。
4、司法作风持续转变
该院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每年年初层级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做到人人有责任、层层抓落实。并从社会各界聘请7名廉政监督员,进一步规范、监督法官干警的司法行为,确保司法的公正廉洁。加强作风建设。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该院坚持问题导向,自查自纠,持续转变司法作风,规范司法行为,杜绝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出现“六难三案”“冷硬横推”等有损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不良司法作风。
刘炎鑫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