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5 16:59:23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张明维
初冬时节,紫阳县汉王镇宽阔的江面上,投资4500万元的农安村跨汉江大桥即将合拢。集镇对岸,投资1700万元的汉王镇农安村生态田园提升配套项目和投资500万元的农安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当中。正在负责协调给工地拉水的汉王镇人大主席陈国金说,“项目落地不容易,我们要做好服务保障,解决好项目用电用水和用地手续,同时要密切关注项目进度,依法做好监督工作。”
全省“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紫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全县工作大局,以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代表投身履职“三个年”活动热情、提升基层人大干部作风能力为切入点,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展现人大担当、贡献人大力量。
汇民智聚民意,助推项目落地见效
“汉江宿集”项目是今年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的一项重要举措。紫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生态产业链链长康树民多次召开项目研讨会,多方征询意见,审定项目规划,反复修改完善。同时,多次带领相关部门和各地客商到现场踏勘选址,了解项目内容和市场前景,要求各责任单位通力协作,加快完成招商引资、设计运营、土地报批和资金筹措等相关工作,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
城关镇塘么子沟村区位优势独特,适合茶叶发展。镇人大主席团围绕茶产业开展深入企业调研,与茶农座谈,就茶产业如何“走出去”和“请进来”等难题,广泛搜集民意,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总投资8000万元的城关镇塘么子沟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该村落地后,镇人大主席杨维军率领驻镇人大代表多次到村组、施工点召开现场会,协助征地拆迁和外围环境保障工作,解难题,促施工,目前已完成涉及16户、50余亩地的征迁工作。
从项目落地到项目实施,紫阳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先后对县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情况等工作开展调研,提出科学建议,实施“审议评议意见+问题清单+回头望+满意度测评”闭环监督,鼓励和支持代表对做好项目的谋划、储备、开工、投产等项目建设全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建言献策,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代表智慧和人大力量。
优化营商环境,搭建政企互通桥梁
“作为紫阳县营商环境示范点,规范化建设17个社区服务站点,95%以上政务事项实现一网办通。”近日,紫阳县人大常委会组织15余名市、县人大代表对紫阳县行政审批局进行视察调研,紫阳县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介绍说。
全力打造优良的紫阳营商环境品牌,是紫阳县委县政府今年一项重要的发展举措。紫阳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市场主体,持续开展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监督,组织“五上”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就惠企政策落实、转变服务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土地使用等方面,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充分听取企业负责人意见,着力搭建政企互通、双向交流的新平台。
“为了促使民营企业招得进、留得住、能发展,建议政府强化与企业签订合同的全面履行责任意识,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同时要全面落实好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企业投资发展信心,助推紫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议建立联合调查走访企业制度。每月固定时间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深入企业走访调查,上门服务,解决问题。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着力搭建政企互通、双向交流的新平台。”
.......
代表们的一字一句饱含深情,又充满期待。县人大常委会经过讨论,以《监督专报》的方式转办政府相关部门整改落实,目前已全部按期办结。
今年以来,紫阳县人大常委会依托网络平台、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从政策落实、审批流程等方面征集了36位企业人大代表关于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组织辖区80名人大代表走进企业园区、商业街区视察调研15次,查找出短板弱项11个,提出意见建议20条,推动10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服务群众“零距离”,一线履职建新功
紫阳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助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深入开展人大代表“亮身份”,服务群众“零距离”履职建新功活动,让代表在“三个年”活动中能为、善为、有为。
今年上半年,界岭镇人大代表在走访群众中了解到,界岭镇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普遍由爷爷奶奶代管,缺失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通过镇人大等相关机构的积极争取,筹资15万元在镇中心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购置了电脑,安装了电话,设置了图书角。由学校派一名教师专职管理,充当一名代理家长。同时,号召全镇人大代表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登门入户摸清每个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爱好专长、性格特征、在校表现等个人信息,每学期按时更新监护人联系方式、务工地区、工作类别等情况,落实关爱责任,悉心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在“留守儿童之家”,孩子们定期与远方的父母汇报交流,架起了孩子与家长的爱心桥梁。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帮助孩子们走出孤独,融入集体,真正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毛瓦路是紫阳县瓦庙镇联系外界的一条生命线。一直以来,道路狭窄、路面不平,制约了瓦庙镇的发展,成为当地群众的一块“心病”。今年,县上把毛瓦路提升改造项目列为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该项目涉及瓦庙、毛坝两镇6村1社区近1.5万人的交通出行和170户群众的征迁等问题。为了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困难,瓦庙镇人大主席团在项目工地上建起了人大代表联络站,选派“硬角色”去驻站,监督、协调、配合项目尽快推进落实。“作为人大代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义不容辞,我愿意去啃这块‘硬骨头’”镇人大代表、司法所长董习华欣然领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董习华和其他驻站代表一起,顶着烈日在公路沿线走村串户宣传政策、摸排情况、丈量土地、核算补偿。征迁初期,村民刘国峰的族人听说要迁刘家的老坟,6户20余个刘家人坚决不同意迁移刘家老坟。董习华和联络站的其他几位代表先后6次到刘国峰家中讲政策、谈发展。通过对刘国峰及其族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动员,刘家最终同意了征迁。至此,沿线170户涉关群众的征迁工作全面完成,仅仅用时20余天时间。
审核:姚启明
编辑:郑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