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平利:夯“七廉” 抓党风促民风建设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11-29 13:43:16 阅读量:

 本网讯   为深入推进新民风建设,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自强、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平利县夯实“七廉”,践行移风易俗,反对大操大办。近日,全县万余名党员干部签订《践行移风易俗 反对大操大办承诺书》,承诺自觉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表率,接受群众监督,这是该县抓党风廉政建设,促民风好转新举措。

  首先是强化“廉管”,认真落实“两个责任”。由“一把手”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坚持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
  其次是上好“廉课”,认真开展好“道德讲堂”。组织党政干部赴安康廉政教育基地、张明俊事迹展览室等地参观学习,通过实景实物学党史、观警示教育片、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将“两学一做”常态化、学亮比、争创出、脱贫攻坚与“主题党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零距离接受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上好、讲好廉政教育课和道德讲堂课,树立“脱贫攻坚自强标兵”、“十星级文明户”、“敬孝之星”、“身边好人”等系列活动;学习好《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规则条例,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廉政建设的重大意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微杜渐,营造风清气正工作氛围,促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民风政风持续向好。
  其三是开好“廉会”,总结部署促发展。各级党委党组在总结前阶段工作,安排布置下阶段工作时都要提出要求;纪委书记不定期召开廉政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文件,对反腐倡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做到小会常讲、大会必讲,使廉政工作常抓常新常有效。
  其四是常敲“廉钟”,筑牢警示防线。以党员干部查找自身问题、加强作风建设、“两学一做”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反腐教育题材的纪实片《毁于小节的悔恨人生》《永远在路上》《榜样》,让党员干部受到警示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筑牢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警钟常敲常响,心存敬畏;激发党员干部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让八项规定精神成为内生抗体,引领社会新风尚。
  其五是“廉帽”戴上紧箍咒。让紧箍咒在“廉帽”上发挥效应。今年,该县聚焦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领域腐败问题,出台《落实“三个助力”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实施方案》《“三个助力”重点任务清单》《平利县“三个助力”问题线索有奖举报办法》《“三个助力”联席会议制度》,对“三个助力”问题线索举报经查证属实的,实行一案奖励500元;让紧箍咒常念,只要犯小错误也要出出汗,以抓小抓常抓早抓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违规违纪问题快查快处,绝不姑息,以铁的纪律促政风民风持续好转。近日,该县11个镇各评选“自强标兵”和自强“先进个人”各100名,推荐上报县表彰“自强标兵”和自强“先进个人”各10名,大张旗鼓表彰先进,树身边典型。
  其六是触“廉线”必查,对事不对人。让移风易俗新民风进村入户回城。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对党政干部操办或参加婚丧喜庆活动情况,是否违反规定等严肃调查,不管你官有多大、名气多高、钱有多实,只要是党政干部、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必查。
  其七是“闯廉”必打,杜绝纪检干部“灯下黑”现象。过去该县部门曾出现纪委书记跨省跃市过县送礼操办婚丧大事,个人收礼收钱,单位请客报销,好象单位的钱是“一把手”个人的。问起纪委书记是否应该?他理直气壮地说:局长安排的!明知不对仍闯关。

    今年前10个月,该县正本清源,“闯廉”必打。县纪委深入79个贫困村开展明察暗访8次,驻村督查2次,会风监督13次,下发《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及包联督导责任清单》9次,发出通报12期,在党风廉政官方网和公众号曝光10期,核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72件,立案58件,党政纪处,诫勉谈话24人。(刘应珊)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