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炜:移民搬迁领域职务犯罪的做法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11-29 13:28:22 阅读量:

 山阳县人民检察院   鲁炜

2013年以来,山阳县人民检察院反贪局紧紧围绕市院反贪局在全市开展的“严查危害民生、侵害民利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专项行动”、“全市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铁拳行动”等专项活动,以严查陕南移民搬迁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为工作重心,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集中力量深入查办。截至目前共立案查处陕南移民搬迁领域职务犯罪1937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通过严厉查处,有效保障了民生民利,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审时度势,精心选重点

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对于改善群众居住、医疗、养老条件,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由于该工程涉及面广、资金投入量大,在资金管理发放上容易出现问题,一些基层组织人员在协助政府从事移民搬迁相关工作时,利用手中的权力,侵吞、骗取移民搬迁专项资金,严重干扰了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及和谐稳定。山阳县检察院反贪局高度重视该领域贪腐问题易发多发问题,把查办陕南移民搬迁领域贪污贿赂犯罪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严厉打击,进而保障移民搬迁工程的顺利开展、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农村的和谐稳定。

二、“两化”助力,严惩小贪腐

1、坚持信息引导侦查,提高案件线索发现率与成案率

坚持信息引导侦查的工作思路,充分重视信息在侦破案件上的引领作用和关键作用。基于“两化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果,加大对陕南移民搬迁领域的信息收集。坚持“边查办案件、边收集信息”的工作方法,加强与山阳县扶贫局、民政局等单位的沟通协调,逐步建立、完善了陕南移民搬迁“政策信息库”、“资金流向信息库”、“村干部及关系人”信息库。通过对各种信息的研究、比对,发现疑点,进而展开秘密调查,最终查明贪污陕南移民搬迁补助资金的犯罪事实。如     村干部汪某某贪污陕南移民搬迁补助资金13万元案就是通过对比分析信息,发现线索,最终查明的。发挥信息在侦查中的引导作用,一方面,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检举、举报获取案件线索的不利局面,拓宽了线索来源的广度;另一方面,精确了打击准度,实现了“查一案、成一案”的良好效果。四年来,山阳县检察院反贪局坚持信息引导侦查的工作思路,在陕南移民搬迁领域实现了案件线索发现率和成案率的100%

2、加强侦查技术的实战运用,助力案件侦破

   改变以往“一张纸、一支笔、一张嘴”的办案形式,灵活运用“两化”建设成果,注重现代化侦查技术、装备在固定案件证据、打破案件僵局等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办案实践中,大胆运用,助力案件侦破。如办理村干部谭某某涉嫌贪污陕南移民搬迁补助资金一案时,办案人员从村主任保管的村级财务中,发现了其伙同村支书涉嫌利用虚假手段套取陕南移民搬迁补助款的线索,在突破了村主任的口供后,需迅速传讯村支书。但此时,闻到风声的村支书早已藏匿,案件一时陷入僵局。局领导果断安排使用手机取证系统,利用该系统,发现村主任的手机中有一条村支书发给其的串通应对侦查以及自己已躲到亲戚家的信息,办案人员迅速出击,成功抓获村支书,案件得以顺利侦破。

三、精细初查,提效保质量

山阳县检察院反贪局深刻认识到搞好初查工作对于提高侦查质量、迅速突破案件的重大意义,要求全局干警做实做细初查工作,转变侦查路径。在不惊动涉案犯罪嫌疑人的前提下审慎地搞好外围调查,客观、全面、细致地收集犯罪证据。一是全面核实涉案犯罪嫌疑人的职务、职责权限、履职情况、社交情况以及经济状况等与犯罪嫌疑人身份和职务有关的客观情况;二是严格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综合运用询问、调取证据、查询银行存款汇款、勘验、鉴定等手段实施任意性侦查。三是对直接影响立案、采取强制措施、讯问犯罪嫌疑人等工作的关键证据以及随着时空变化容易毁损、灭失的证据,予以及时收集和固定。四是重视对虚拟空间如微博、博客等的文字、图片等可能与犯罪相关的信息的收集和固定。搞好初期侦查阶段的秘密调查和取证工作,既为侦破案件提供扎实的证据基础,又加快案件侦破进程,提高效率。如查办村干部汪某某贪污陕南移民搬迁补助资金13万元一案时,侦查人员获得案件线索后,在不传唤嫌疑人的情况下,集中两个星期展开外围调查,收集证据,之后再传唤嫌疑人,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嫌疑人不得不交代了贪污13万元的犯罪事实。

四、触类旁通,深挖窝串案

加强对陕南移民搬迁领域的贪腐犯罪规律特点的总结,注意用发案规律引导办案实践。坚持每办完一起案件,及时总结归纳案件特点及规律,触类旁通,延伸办案触角,实现“查一人带一窝,查一案带一串”的办案效果。针对陕南移民搬迁领域典型案例的发案方式,总结其共性特点:一是镇政府对陕南移民搬迁申请户的资料进行书面审查,容易导致村一级干部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并获得审核通过。二是作案方式上的类似。譬如,将不符合移民搬迁政策条件的农户上报为安置户,如村干部黄某某、张某某等三人贪污案,村支书、文书将不符合条件的张某某上报为安置户,套取移民补助资金;将已经享受过本辖区“7.23”特大洪水灾后房屋重建补助资金的农户又上报为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户,从而重复享受国家补助,如村干部何某某、彭某某二人贪污案件;还有的村干部在负责审核、上报享受移民搬迁政策农户的过程中,以上报名额为条件索取农户款物或收受农户款物。反贪局根据总结出来的特点,认为在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的其他镇(办)、村也可能存在类似贪污受贿问题,迅速派出办案组,深入对其他镇村陕南移民搬迁资金投放情况进行秘密排查,很快又查实了另外一个村村干部李某某三人贪污受贿的犯罪事实。

五、整合资源,全力保实效

针对陕南移民搬迁领域贪污贿赂犯罪呈现出的普遍性、高发性特点以及窝串案偏多的问题,考虑案多人少的实际现状,为有效深入展开查办工作,山阳县检察院反贪局科学分析办案形势,优化办案结构,整合办案资源,形成快速反应、重拳出击、精确打击的“大侦查”办案模式,实现了三年来查办案件数量的逐年上升。一是加强与市院侦查指挥中心的联系,及时启动侦查一体化机制办理大要案。将案件线索以及侦查情况及时向市院汇报,取得上级的支持帮助以减少查办案件的阻力、干扰,提高办案效率。二是整合本局内部资源。全面集中摸排案件线索,针对重大案件线索,统一研判部署、统一组织指挥;整合陕南移民搬迁领域信息资源以及涉案人员信息资料,实现信息运用的方便快捷;在办理具体案件中,打破科室界限,灵活调整办案组人员,采取小组办案与团队整体办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以上路径统一调配侦查线索、信息、人员力量,实现侦查力量的集约和集成。三是加强与院公诉、侦监、办公室、法警大队联系,保质保效。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于不能确保证据充分、符合逮捕条件的案件,及时与公诉、侦监部门联系,咨询意见,确保案件“立得住、诉得出、判得了”;加强与院办公室的沟通,获得在文书用印、车辆安排等方面的便利,如加班办理案件,需要拘留嫌疑人时,事先与办公室沟通协商,请办公室安排干警加班,配合好文书用印等办案工作;加强与法警大队协调配合,在看管、协助拘留等方面争取有力的警务保障,确保办案安全。

六、打防结合,奋力促和谐(全力止贪腐)

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方针,深入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充分发挥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治本作用,竭力遏制腐败滋生。一是加强与预防部门联系,信息共享。通过查办陕南移民搬迁领域贪污贿赂案件,找准该领域贪污贿赂犯罪的典型案例、发案特点、深层次原因,并将信息与预防部门共享,促进预防部门开展职务犯罪问题研究、廉政宣传教育等活动。二是开展职务犯罪针对性宣传教育。一方面针对案件当事人进行法律教育;另一方面,以检察联络工作站、“一村一检察官”活动为载体,结合法制专题讲座,借助已宣判的陕南移民搬迁领域贪污贿赂案件,以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警示教育镇、村干部,及时为农村基层干部打上廉政建设“预防针”。三是充分运用报纸、互联网等媒介,做好陕南移民搬迁领域职务犯罪查办宣传工作,以实际办案结果提升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成效,以办案数量威慑潜在腐败分子。截止目前,各类媒体已采用宣传稿件300余篇,有效的进行了广泛性宣传教育。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