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雷:关于做好检察机关保密工作的几点建议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4-28 23:19:59 阅读量:

近年来,随着科技强检力度的增强,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检察工作,检察机关陆续更换了办公装备,笔录、法律文书等都采取了电脑打印,普遍实现了计算机局域网办公。如何积极应对新形势下保密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检察机关的保密工作,是当前检察机关面临的新课题。为此,笔者谈几点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检察机关保密工作的特点

1、从工作性质看,涉密环节广。检察机关每个办案环节几乎都涉及工作秘密,特别是自行侦查的案件,从受理、初查、立案、侦查到终结,以及内部讨论、研究案件的情况,均是需要时刻注意保守秘密的问题。

    2、从工作任务看,保密要求高。检察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维护稳定,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重任,随着执法办案力度不断加大、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各个岗位都会涉及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保密任务重,要求高。
    3、从时间跨度看,保密时间长。检察业务工作中,检察机关受理公安机关的刑事起诉、不诉案件,按刑诉法规定,审查时间少则一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受案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办理自侦案件从受理举报到审结少则一二个月,多则一年半载,涉密时间都比较长。

二、检察机关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

1、保密意识淡薄。一些办案人员往往忽视自己是带密者,有的在与犯罪嫌疑人、证人及其他当事人谈话中,无意将部分案件秘密泄露出去;有的不注意保管卷宗资料,离开办公室,既不锁门,也不将案卷收拾整齐,随处摊摆,甚至外出随身携带案卷;有的办公电脑、个人电脑混用,办公U盘随意存放,造成秘密外泄。

      2、保密制度和保密设施不健全。有的制度和措施只是停留在纸上,没有发挥实际作用,使保密工作处于松散状态。案件线索无专人保管,保密设施不完善,一些单位没有必要的保密设备,未建立符合要求的档案室,甚至连必要的档案柜都没有,一些办案人员习惯于将档案顺手放进文件柜或办公桌内。

3、移动存储设备使用不规范,网络泄密隐患严重。随着检察信息化发展,计算机在办公、办案中广泛使用,网络安全显得十分重要。部分干警在工作中u盘交叉使用,公私混用,安全防范意识差,不仅严重威胁局域网安全,而且存在失泄密隐患。

三、做好检察机关保密工作的建议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保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保密知识的培训、教育。每一个基层干警在思想上要树立良好的保密意识,重在把保密培训工作常抓不懈。要经常组织干警学习《保密法》及保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要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辅导、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使干警全面、系统地掌握保密知识,把保密贯穿于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管理。各级检察机关要高度重视,从组织建设入手,健全组织领导。各级领导是本单位的决策者和指挥员,干警的保密意识强不强,单位的保密措施到位不到位,落实不落实,关键取决于领导的保密意识,取决于领导对保密工作的重视程度。应联系工作实际,成立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3、加强监督管理,完善保密管理机制

1.严格办案保密纪律。首先要坚持办案人员的素质标准,选调思想过硬、作风正派的人担任案件的查处工作;其次要强化保密纪律教育,坚持长抓不懈,做好警钟长鸣,并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自我约束的规章制度。
   2. 加强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密工作。严格和规范涉密文件或材料上网的审查程序,严格把好上网关、切实做到绝密文件、信息不上网。严格规范保密介质的使用和管理,建立有序领用、保管、归档、销毁制度,做到谁领用、谁保管、谁负责。

  (3.重视检察宣传中的保密工作。对重要的检察宣传新闻稿件,坚持保密审查制度,不能为了保密不向社会公开重大案例,也不能只管宣传不顾保密,既要注意社会效果,又要防止泄密。
    4.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的保密制度。所有情报线索收归举报中心,实行统一管理。严格把好进、出口关,案件线索的分流须经严格审批。对线索的传递、保管等环节实行责任追究制,杜绝举报件流失、外泄,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四、结束语   

检察机关的保密工作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的地位和形象,关系检察事业的健康发展,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检察机关应在保密问题上齐心协力,严防死守,做到警钟长鸣,切实增强保密意识,认真践行保密工作的各项要求,防患于未然。(陕西省山阳县检察院:杨雷)编辑:董嫱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