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10-11 09:57:43 阅读量:
一是加大普法宣传,双向规范行为。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介,加大涉访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群众法律法规知晓率,提升群众依法维权意识。坚持从“双向规范”入手,在干部领域通过深入开展干部普法学法教育,提升干部依法从政意识,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严格照章办事,提高工作时效,推动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就地、妥善解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与信访问题的产生;在群众领域,积极引导群众依法逐级走访,正确认识信访权利和实现权益的途径,提高群众知法、守法、用法意识。
二是坚持以法治访,树立正确导向。压实有权处理信访问题责任单位工作责任,对标中、省、市信访工作要求,切实提高信访工作政治站位,做到提前安排、周密部署、认真研判、综合施策,全力提升工作水平。坚持一切信访问题在法治框架下合理解决,坚守法治、法律底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合理诉求已解决到位,仍坚持无理缠诉缠访,或扬言以进京非访和异常信访相威胁,在思想疏导和政策解释无效的情况下,够成依法处置条件的坚决依法处置,在全社会形成“信访要守访,违法必受罚”的良好氛围。
三是畅通信访渠道,突出依法化解。优化民生热线、绿色邮政、视频接访、信访代理等传统信访渠道,积极搭建“信、访、网、电”多元化、立体式群众信访诉求表达渠道。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坐班接访和批阅群众来信制度,完善和规范多部门联合接访,整合资源、汇聚力量,积极推进律师参与领导接访和信访问题调处,做到依法受理,规范办理,限期办结,实现群众满意,信访人“息诉罢访”。抢抓“互联网+”机遇,建好用好网上信访代理和县级领导视频接访机制,积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网上信访工作新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信访工作新主流。
四是整合公共资源,依法联动处置。严格遵守信访业务规则、流程和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好公安、综治、司法、信访、维稳等部门在了解社情民意、汇集意见建议,分析稳定风险、评估政策得失,排查矛盾隐患、解决合理诉求等领域职能作用,整合各方力量,把握工作先机,掌握工作主动权,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发生。针对信访群众对处理意见存在较大争议的信访问题,采取实地调查、公开听证、会商评议等方式复查复核信访事项,还群众一个明白,给政府一个清白,提高政府公信力,提升群众对信访工作满意度。充分组织、纪检等部门在信访工作领域职能运用,对因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作为、乱作为等,造成群众合理诉求不能及时处理到位的单位或个人,严肃落实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