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白宝进一心为民的好支书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3-11 22:07:23 阅读量:

 

  提起陕西汉中洋县溢水镇上溢水村党支部书记白宝进全心全意为为群众服务的事,上溢水村的老少爷们无不抻出大拇,指交口称赞。乡亲们亲切送他:实干家绰号,意谓勇于担当,踏实能干。
      今年55岁的白宝进,早年在解放军新疆部队服役,7年军旅生活练就一身军人吃苦耐劳,敢冲敢闯的精神和气质。在部队期间,连续7年获得优秀土兵的光荣称号。退伍后,看到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还是没有得到改变,他毅然放弃了原部队首长邀请到城市发展的大好机会,扎根家乡,努力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贫困面貌。先是创办篷布厂,接着又创建洋县泰华保健品厂,结合当地拐枣资源优势,成功研制出了“谢村拐枣黄酒”,并在1997年杨陵科技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他多次被评为县劳模,被命名为农民企业家、科技新人、优秀退伍军人。“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富而思源”的白宝进决定引导村民从事工业,在他的积极引导下,许多村民靠工业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上溢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运输专业村、建筑专业村。2002年8月,实干家白宝进被全体村民一举推选为上溢水村村委会主任。
      2008年10月,村“两委”换届,白宝进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上任之初,为尽快转换角色,开展好工作,他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走村串户、问计于民理清自己的履职思路。他从村“两委”班子建设入手,建立健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等多项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建立民主考核奖励机制,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对村内重大事项决策、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他坚持广泛调研、集体研究、集体决策,赢得了“两委”班子成员的信赖。“当干部就要扑下身子实干,把群众的事情办好,让乡亲们早日富起来!”白宝进说。村里有个西岭水库,以前是发包给老板养鱼,“三夏”大忙时节,村民夏插用水进入高峰期,引水灌溉不少农民发生冲突。为解决此问题,白宝进主动承包水库填订合同协议,既当村支书,又当放水员。他和洋县县珍稀米研究所联系,号召村民种红米,他提出的做法得到了村民代表大会一致好评和赞成。目前该村每年种植红米1000多亩,一个“高效农业有机银行”已经初步建成。
     白宝进心系群众,把自己的工作同群众的利益、为群众造福联系在一起。上溢水村是个三千人多人的平川大村,自古村情复杂,但是成就任何事业,都得埋头苦干。白宝进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支部全体党员只有做到“五勤”,即脑勤、手勤、眼勤、腿勤、嘴勤,工作起来才能有的放矢。“脑勤”,就是要做到,勤于学习、做善于思考。“手勤”,就是要做到,勤于动笔、善于积累。“眼勤”,就是要做到,要勤于观察、善于分析。“腿勤”,就是要跑到,勤于调研、善于总结。“嘴勤”,就是要说到,勤于请示、善于沟通。要求党员做到的,村支书白宝进以身作则率先表率。上溢水村9组白理仁老人是个残疾人,村支书白宝进亲自包抓其衣食住行,农忙帮助放水插秧,过年给其买肉买酒,去世后发动群众捐资3000多安埋送葬。10组陈双成户房屋地基下沉裂纹,村支书白宝进捐资3000元,又四处筹资两万元,发动党员为其修建两间大瓦房。2组村民薛小斌不幸患白血病,村支书白宝进闻讯,立即拿上诊断书找镇县民政部门申请大病救助,贫困救济,出具家庭贫困证明并四处托关系找医院减免费用,虽然最后白小斌病情越来越重,气息奄奄,但在生命最后时刻念念不忘党支部的关爱。
     12年来,村支书白宝进先后出资12470余元跑项目,修桥补路……白宝进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高风亮节,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平常,村干部尽管流了很多汗水、付出很多辛劳,仍时常会受到批评和指责,甚至遭遇信任危机。走近他们才能看清他们,了解他们才能读懂他们。坚守一线、勇挑重担的广大村干部,不仅其地位和作用应当给予充分肯定,而且社会各方面应当给予更多的理解、信任和关心。因为,他们是用生命在诠释老百姓心目中的“真美”。(强存党 翟力强)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