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警讯”微信公众平台搭起民生警务“便民桥 ”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9-13 11:55:48 阅读量:

      为不断扩大新形势下公安宣传的影响力,该局紧随新媒体时代潮流,以精心打造“吴堡警讯”微信公众平台为抓手,巧用、善用微信公众平台,积极打造公安宣传自媒体新阵地。自20146月份开通以来,公众微信正式上线运营,为群众了解公安动态、咨询办理业务带来了便捷,广大群众纷纷“点赞”。目前,“吴堡警讯”公众微信已推送600余条信息,订阅人数已近4000人,“吴堡警讯”公众微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正在不断攀升,成为吴堡公安民生警务的第一“掌上平台”。

一、精心组织,高点起步,主动适应公安宣传“新常态”。一是充分论证。微信作为新兴的移动终端社交平台,与QQ、微博相比,具有用户的真实性、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传播范围的广泛性等显著特性。为利用好这一平台的宣传优势,敏锐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组织宣传科、科技通讯科业务技术骨干,对微信功能、特点、运行模式、发展规律、使用群体进行了充分论证,明确了微信平台建设的可行性,为开通公众微信奠定了实践基础。二是博采众长。“万事开头难”,公众微信开通之初,由于欠缺微信运营的相关经验,在内容上广泛研究、借鉴全国各地区优秀公安微信公众平台成功的典范案例,在模式上向全县微信公众号编辑者主动求学,同时充分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并设计构建起微信前台与后台的整体框架与模块设置。三是保障先行。按照业务对口原则,在政工监督室宣传科确定了一名微信管理负责人,并选定出一名思路活泛、宣传意识强、电脑操作熟练的文职专司微信推送运营工作。同时,制定《“吴堡警讯”公众微信管理办法》,明确了微信发送的逐级审核制度,由专职人员负责内容审核及专职人员负责文字内容校队工作,为公众微信长效运转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优化功能,科学架构,纵深推进公安微信“接地气”。一是借力搭台,整合系统资源。在腾讯注册“吴堡警讯”公众微信订阅号,分为“平安建设”、“服务民生”和“队伍建设”三大固定栏目模块。“平安建设”模块主要有打击犯罪、缉毒禁毒、治安管理、巡逻防范等功能;“服务民生”模块设置有业务咨询、便民措施、防范常识、办证热线子模块,群众可以在该模块了解警方资讯,获取防范小知识,收取公告事项;“队伍建设”模块主要有教育训练、警营先锋、文化育警、监督举报四个子模块,能有及时将公安队伍建设方面的内容传达给群众,也能很快的接收群众投诉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业务单位落办理实,搭建警民联系的桥梁,实现与群众的良性互动。二是精选题材,贴近群众视角。为提升公安微信的可读性,县局在题材选择上,充分考虑了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心理特征,从群众需求出发,杜绝严肃单调,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宣传,避免“高大上”、“假大空”,尽力做到“接地气”、“连民心”。不定期制作主题微信,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集中宣传公安工作。

三、三级审批,提升质效,着力打造便民服务“直通车”。一是层层把关,确保品质过硬。建立微信审批制度,规范微信审批流程,保证微信内容不涉黄、不低俗、不反动,确保微信过硬品质和服务实效。微信每次由微信管理员编辑完成后,发送微信管理负责人审核,审核无误后再发送专职人手中校队,确定微信无错误才可发送,再将审定情况反馈微信管理员发布。二是把握节点,确保及时有效。充分把握群众活动的规律特点,固定时间节点推送信息,确保群众在下班间隙和茶余饭后能阅读公安微信。同时,结合发案的规律特点,及时编辑安防提示发布至群众手中,提升宣传的针对性。

四、广泛宣传,立体推广,持续保持公安微信“生命力”。一是明确任务,全警推广。制定《“吴堡警讯”公众微信宣传推广方案》,明确内部关注、推荐关注、资料推广、网络推广、媒体推广、常态推广等六大宣传推广方式,制作宣传横幅、宣传页及桌台卡片,向局属各部门下达宣传推广任务。宣传推广活动中,该局共制横幅3块、即时贴100余帖、宣传页1000余张。二是依托公共场所,重点推广。该局充分运用广场、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人流量集中优势、发挥推广作用,将“吴堡警讯”公众微信的主要功能、服务优势和关注方式等内容,通过设置专门的定点宣传,主动讲解及发送宣传页等方式,让群众了解“吴堡警讯”公众微信,从而争取群众支持帮助公安队伍。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