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8-11 11:56:06 阅读量:
多替群众着想多给群众办事
今年7月24日晚,暴雨忽袭西安,某住宅小区楼顶,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在狂风中摇摇欲坠,正下方就是天然气管道和人行通道。接到警情,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北关派出所民警翟鹏不顾电闪雷鸣冲上楼顶,与消防队员冒着大雨艰难将热水器重新安装固定,及时消除了一起重大安全隐患。
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伴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这样为民服务、守护平安的忠诚身影在西安警营比比皆是。这正是西安市公安局通过深学、实做、真改,引领带动全市公安民警“三争两创”,改善民警精神面貌、改进公安执法服务,全面提升护航西安“一带一路”创新高地建设能力与水平收到的实效之一。
“创平安”上下功夫
坚定守护社会稳定
不久前,一场针对夏季社会治安特点的“平安西安夏季风暴”警方行动在全市范围启动。立体防范大巡查、排除隐患大检查、异地用警大清查、严厉打击街头违法犯罪,每一项措施都旨在提升社会治安管控水平,直指隐患排查和社会环境净化,市民杨霞女士说:“我看到了西安公安的决心,为这样的‘亮剑’点赞!”
“两学一做”,对于公安机关来说,“学”得怎么样,“做”得是否合格,最终要体现在担负职责使命、守护平安稳定上。西安市公安局开设“公安大讲堂”、开展系列主题教育、聚焦防控风险、服务发展,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标准,扎实深入推进公安改革,在全市构建以60个反恐备勤点、53个治安检查站、68个街头警务站、141个巡逻网格为架构的动态管控格局,使全市侦破各类刑事案件总数、抓获各类逃犯数量同比分别提高23.9%、55.9%,全市“零发案”社区达到350个、零发案村组达到1897个,同比分别提高30%、20%。
针对物流寄递、食品安全、打击破案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西安公安通过精简机构,在未增一个编制、未添一名警力的情况下,改革成立了物流寄递犯罪侦查支队、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视频侦查支队等全新警种,创建了刑侦打击全息化作战平台,提升了大要案件侦破效率,填补了社会治安空白,回应了群众新期待。
围绕关系千家万户平安的公众场所安全,西安公安大胆改革,将无须安全许可、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和人员密集场所统一纳入管理范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三级预警、四级防范、一体化处置的工作机制,实现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处置无死角,为提升应对公众场所突发事件的整体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整改”上想办法
忠实维护公平正义
“您提的意见很宝贵,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110接警员的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业务技能。”今年6月23日,西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刘建邦对一名打进热线的群众郑重承诺。这是西安市公安局“聚力两学一做·公安局长接热线开门讷谏”活动中的一幕。
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为切实解决广大民警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今年6月下旬,西安市公安局组织26位局处长公开听民意、改不足,现场办公为群众解决问题,并邀请媒体全程采访报道。活动共接听群众热线968个、回复解决问题825个,市民王先生称赞:“局长不护短,有问题立即解决,全程公开透明,让我们感受到了西安公安的执法公信力。”
如果说公安局长接热线活动是一次敞开大门、全维度透明的执法服务,那么,西安市公安局在执法监督方面探索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则是确保全警在规范执法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长久之策:民警办案同步录音录像视频监控、涉案财物严格依法管理、执法执勤严格程序标准……甚至任意走进一个执法办案场所,一个个集信息采集室、辨认室、候问室等于一体,视频音频监控无缝隙覆盖的办案中心,都能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规范执法气息。
如今,西安市公安局已有两家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群众对西安公安队伍满意率连续保持稳步增长。而西安警方正在进一步完善的立案制度和刑事案件“两统一”改革,也将以更细致的执法监督和更优良的执法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求实效”上用真功
模范践行服务群众
市民李先生近日一早驾车行驶时与另一辆车发生刮擦。赶时间上班的李先生打开手机微信,拍照上传了事故基本信息,很快就收到了交警部门发来的收悉确认回复。随后,李先生与对方约好办理保险理赔的时间,便放心离开了现场。
让群众不再为小事费心奔波,这是西安警方为群众提供便捷贴心服务的一个缩影。495个群众身边的“家门口”派出所承办7大项业务办理服务、市内户口迁移手续“一站式”办理、取消和规范23类派出所证明材料、缩短18类事项办理周期、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网络“微平台”、公安网络微信便民服务新系统“掌上微警局”……这些举措已经深入西安公安工作各个环节。
“做”得是否合格,更在于每一名民警落实得好不好。邀请专家授课、重温经典读物、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一堂堂内容深刻的党课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着民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条例准则知识竞赛、每周一期廉政手机短信、“奔跑吧,西安警察”警体对抗活动……一项项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坚定着民警的理想信念,推动促进着广大民警知行合一、为民服务。
退休老交警吴相林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刑侦民警雷俊生左眼失明却一直坚守勘查一线,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社区民警汪勇仅手机里就存了2000多个辖区群众的电话……他们说:“做合格党员,就是多替群众着想,给群众办事不嫌麻烦。”全国劳模、社区民警郝世玲推出“1234”工作法,通过成立社区警务室流动人口共产党员服务队、社区警务室共产党员服务队两支队伍,组织开展集体学习、文艺宣传和爱心公益三项活动,实现了社区警务“走进社区治安防范、走进社区交通管理、走进社区消防管理、走进社区群众心中”,确保了一方平安稳定。
“就是要学出奋进的精神面貌,学出实干的精神状态。”西安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任军号说,“我们以‘三争两创’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争当工作创新能手、争当业务技能标兵、争当‘汪勇式’优秀民警、创建人民满意服务窗口、创建优秀基层所队正在西安警营蔚然成风,汇聚成为西安公安守护平安稳定的强大力量。” (来源:法制日报 □台建林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