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岚皋公安:“四强四抓”措施创新重点人员精准管控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7-07 20:14:28 阅读量:

 本网讯(通讯员 郭子平)今年以来,安康市岚皋县公安局在深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中,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坚持源头治理,精准防控,狠抓落实,采取“四强四抓”措施,对重点人员精准管控,做到“发现得了、列管得准、控制得住”,全县未发生重点人员失控、漏管及肇事、肇祸问题,确保了全县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

强化部署,抓落实。为提高对重点高危人员的动态管控能力,形成多警联动,齐抓共管格局,该局通过召开党委会议、制定工作方案、落实督导检查,切实将管控工作抓紧抓实。一是成立领导小组。组织治安、国保、信访、派出所等部门民警召开重点人员管控工作研讨会,成立重点人员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反复论证精心制定《重点人员管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工作原则和工作措施,提高民警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以管促控、以管促防、以管促稳的思想。二是整合信息资源。将刑侦、治安、国保、信访等业务部门列管范围内的重点人员全部整合,实行归口、落地管控,避免各自为阵,多头指令,提升派出所综合管控能力,提高业务部门的精准掌控水平。三是严格督导检查。将重点人员管控工作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对重点人员管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督促部门领导和管控民警落实工作责任,确保管控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措施,抓管控。充分发挥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工作优势,探索推行重点人员分色、分类、分级式的积分预警动态管控,落实“一人四管”措施,提升重点人员管控水平。一是实行分级分色动态管控。管控民警对重点人员现实危害可能性按照系统积分和人工干预积分两个步骤进行量化评估。系统根据社区民警日常掌控的现实表现信息和其他系统推送的重点人员轨迹信息,按照《重点人口积分规则》自动生成的积分作为参考。人工干预是管控民警以系统积分为参考,对重点人员现实危害性综合评估确定积分。根据重点人口双向积分高低,将重点人口分为高危(一级)、关注(二级)、一般(三级),分别对应橙、黄、蓝三种颜色进行管控,分别实行每周、每月、每季见面考察,管控级别随时升降。二是深入调查,确保情况明。社区民警在开展重点人员管控中,重点围绕“查人”与“查物”相结合。通过查阅证照,从中掌握前科情况、活动轨迹、同住人和关系人,了解其思想状况、精神状态、经济收支情况。通过查物,采集交通工具、联系方式、虚拟财产等物品信息。对于人户分离对象的管控,由户籍地社区民警进行列管,查明准确的现住地后,提交委托现住地社区民警管控,日常管控以现住地为主,户籍地为辅,双向结合管控,共同负责。三是把握对策,确保防得住。严格实行“一人四管”工作机制。即对每名列管对象按照一名民警、一名镇(村)干部、一名治安信息员、一名亲属“四位一体”式包控,做好教育转化和重点跟踪,重要敏感时期,责任民警必须每天对重点工作对象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联合管控,及时掌握其动态信息,防止其肇事生祸,发生违法犯罪问题。

强化培训,抓应用。一是开展业务培训。组织相关警种和派出所民警进行重点人员“双向积分”系统培训,对系统登录、预警签收、信息核实、管控反馈等进行实战操作,确保基层单位对重点人员动态管控及时有效,全面提升社区民警的动态管控能力。二是开展重点人员信息录入。将全县重点人员的基本信息以及现实表现录入社区警务“双向积分”系统,实行信息共享和网上管控,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重点人员信息进行更新,确保信息的鲜活性和准确性,提高了管控服务水平。三是开展重点人员信息研判。按照警情主导警务战略理念,建立了重点人员情报信息定期研判制度,每周对全县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预测形势,并提出对策意见。

强化职责,抓效能。按照重点人员管控工作的要求,明确重点人员管控责任领导、责任民警的职责任务,健全和完善重点人口管控工作机制。一是完健全工作规范。先后出台《重点人员管理责任倒查实施办法》、《重点人员动态管控工作规范》等制度,明确责任领导、管控民警对重点人员管控的职责、流程、方法,全面夯实重点人员管控责任,提升人口管理服务公安工作效能。二是严格责任倒查。实现发案追查、破案倒查工作机制。派出所每月对辖区发案情况进行分析,凡属非流窜作案的可防性发案,县局队伍管理部将对辖区民警予以警示提醒;凡因管理失控导致列管对象作案或出现社会危害的进行责任倒查;破案后,凡属应列管而未列管的予以责任追查。三是严肃考核问效。对做出有效管控的社区民警和派出所领导分别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奖励,纳入单位和个人年终考核;未认真履职漏管失控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民警及相关领导的责任。责任民警年终考核评为不称职,并依纪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