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油公安:心系社区群众幸福我快乐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01-26 18:41:38 阅读量:

 

——江油市公安局新华中心社区警务室民警杨秀川工作纪实
本网讯(赵万萍 欧翔)在江油市新华社区,杨秀川每天穿梭于社区警务室与社区群众家中。每一个周末,杨秀川总有接不完的电话,忙碌的警务工作他总是一步并两步,一步两个台阶,与时间赛跑着。走进社区警务室,工作台账上记录着群众的急难要事,哪户群众家中有事,哪个重点区域存在安全隐患,他总是第一个跑在前面,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警务室的门总是面对来访群众敞开着。每天录入的“三实一标”、流动人员登记、重点人员管理、纠纷调解等流动信息采集,他总是一项一项核实录入,准确无误。杨秀川说“在社区警务室工作每天都很充实,很快乐,心里想着社区群众,把群众的事放在自己心里,群众就会打心眼里支持理解我们社区警察的工作。”习惯与群众打交道的杨秀川总是面带笑容地工作着。
每当社区群众的困难得到解决后,当社区群众向他表示感谢时,他脸上总是洋溢起常见的谦虚笑容:“我是沾了社区群众的光,没啥感谢的!”
从杨秀川进入新华社区警务室工作开始,到今天社区群众对他家喻户晓,他在23年的警察生涯中,默默奉献,努力创造着一个警务工作者人生的最大值。无论是在人口普查、社区走访群众还是在处理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中,他都冲在最前面,想在最前面,将群众矛盾化解在最前面,社区工作的快乐,来源于他对群众深厚的感情。
         社区警务民警品格:默默为他人做“嫁衣”
“你的成功,在别人的喜悦之中;别人的困难你却义无反顾地分担;你只在忙忙碌碌的后台,履行着一名党员的价值。”这是群众对社区民警杨秀川工作的评价和赞语。的确,一名优秀的民警一定是有着甘为他人做“嫁衣”的职业美德。杨秀川作为一名社区民警,自负责新华社区警务室工作之初,就认真对待每一位来访群众,真诚对待每一个困难求助者,把社区当家建,视群众为亲人,把警察的职责和满腔热忱都奉献给了社区群众。当走访困难群众家中时,他总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赢得群众的认可,成为社区群众最受欢迎的“嘉宾”。他开设的《群众工作法》,成为社区警务室工作活教材。他倡导的《爱民就是爱自己》与《社区大走访》工作,深受群众欢迎。从民警到群众家中,他都踏踏实实干好为民亲民做“嫁衣”的工作。
杨秀川正式到社区警务室工作以来,这个警务室面向广大社区群众,每天能收到来自社区群众的求助、纠纷调节10多起。作为社区警务室民警,他要求自己和警务室协警欧翔每天必须一一清理群众纠纷、矛盾事宜。他说,这是对群众的尊重,也是民警了解社区、走近社区群众心灵的一个有效途径。这需要的不仅是民警持之以恒的精神,更需要内心深处对民警岗位的无限热爱。他说:“社区群众来访,矛盾纠纷处理好了,常常能改变他的命运。”正是抱着这样负责任的态度,他对待每一位来访群众都认真细心。
“当民警最大的快乐,就是从庞杂的工作中淘到闪亮的“珍珠”,让群众感受到幸福。特别是这些矛盾、纠纷经过自己精心调理后,变成群众满意的笑容后,就是对民警心理上、精神上极大的褒奖。”在社区工作的时光,杨秀川眼神中流露出兴奋和欣慰之情。
          社区警务工作实践:爱民亲民为民“公仆心”
从事社区警务工作以来,杨秀川先后总结了《民警发现问题怎么办》、《群众心目中的警察怎么看》、《警察与群众关系怎么处》、《群众不满意怎么改》、《警察心情怎么调节》、《面对面与群众聊什么》等实用工作术,其工作劲头和工作精神受到群众赞誉。他还在社区警务室开展面对面与群众交流、面对面为群众解难、面对面为群众解疑释惑活动,先后成功依法调节群众家庭纠纷有20多起(件)、为群众解难帮困30多次。他还先后担任江油职业技术学院、江油外国语学校、江油职业学校法律宣传员,每月走进校园为师生讲解法律知识。
阅读杨修川的警务人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群众性、服务性与实干性很强。相对于让社区警务室庞杂的警务工作,变得精简而有含金量,庞杂而有条理性。忙碌的警务工作,良好的工作心态,快乐的工作方式,成为群众关注的话题。在与群众接触中,他常站在当事双方角度考虑问题,化解矛盾,一句“有事您说话、有话您慢慢说、说来我听听、您说好不好、我建议这样,您看行不行,您有什么好主意、说来我们听听,大家左右邻居,常来常往一家人,没有说不开的事儿,没有解不开的疙瘩”等简单朴素的表达,却蕴含着通俗易懂的哲学道理,又不落俗套。他对警务室工作的研究,完全建立在自己对警察职业实践的基础之上。
从事社区警务工作以后,他一有机会就下社区村社走访。每天工作中,他都以社区警务室为中心,每一个村,每一户人家,每一个群众,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公共活动场所,每一次急难险重的救助,每一次组织社区群众安全避险演练,都留下了他社区警察的身影。他用自己辛勤的工作,用自己对职业的追求,践行着一名党员、社区民警对群众的帮助和对岗位的无私奉献。
深夏时节,他来到社区群众家中,与群众拉家常;夜半三更,他与治保人员巡查巡防;闲暇之余,与大家交心谈心;群众关心什么话题,就聊什么话题,群众有什么困惑,就主动迎合想法设法去解难;夜里挨家挨户去查看安全设施是否安全,时刻与群众心手相连。在警务室,他与协警欧翔收集到大量工作线索,先后解决群众疑难困惑12次,其中有6名群众积怨矛盾合理化解。
正是这一次次的走访经历,一次次的细心服务,使他积累了宝贵的社区实践经验,成就了他无私为社区群众服务的情怀,使他在社区工作收获了人生硕果,博得了群众信赖。
社区民警人生底蕴:职业素养提升“人生境界”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