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3-15 15:34:26 阅读量:
李妙娟,女,汉族,198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2008年担任镇长助理,2011年调入蒲城县人民法院,长期扎根基层法庭从事民事审判工作,现担任家事审判庭副庭长。2014年被中共渭南市委政法委评为“政法业务标兵”,被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业务标兵”,2015年5月被共青团蒲城县委授予“青年突击手标兵”称号,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办案标兵”荣誉称号,2016年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评为“办案标兵”、“全省法院2016年度十大新闻人物提名奖”、“渭南标杆人物”,2016年10月在渭南市各区县巡回宣讲,并获得“优秀宣讲员”荣誉称号等。
李妙娟是关中平原一位端庄美丽、秀外慧中、刚柔并济的女法官,犹如铿锵玫瑰绽放在渭北旱塬。不忘初心,情怀不改,送法下乡、巡回审判、定纷止争……,这位“80后”女法官——李妙娟,用信仰、坚守与真情诠释着“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先后审理各类民事案件1000余件,结案数连年位居全市第一,所办案件无一信访案件发生,没有一起违法违纪现象及群众投诉现象。刚调入法院,李妙娟被分配到孙镇人民法庭工作以后,五年间,她渐渐习惯了30多公里的奔波,在寒暑交替的日子里,在庭里庭外的忙碌中,在田间地头的奔波上,晚上加班每写一份调解书或判决,心里就会多一份成就与责任感,内心就充盈满满的幸福和满足感,一路走来,让她渐渐明白了法官这个职业的神圣含义,正是靠着对职业的热爱让她在岗位上默默的追逐着梦想。
从坐在审判台上、手握法锤的那一天起,她就将自己摆放在天平的正中央,用真情和睿智化干戈为玉帛。在家长里短的繁杂纠纷中,这个瘦小的女法官置身于矛盾的漩涡,耐心倾听、细心调解,用法理和情理为当事人打开心结,为案件画上圆满句号。“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不仅是她对当事人的庄严承诺,更是自己时刻铭记于心的准则。好法官——李妙娟,用法律权威护佑着公平正义的阳光,终将抵达每一个角落,普照每一个生命。她所承办的一起“连腿子窑洞”排除妨害案件,亲自多次到现场上下查勘、细致找村民走访问询,又邀请村调解主任及旁听村民参与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原告撤回了诉讼,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案子办结之后的一天,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想送她一副对联,执拗不过只好让他先将东西暂时放在同事那里,下乡回来后发现精心裁剪的鲜红鲜红的纸上用金粉赫然书写着:“头戴国徽依条文裁判是非曲直权为民所用,脚踏国土凭证据维护国家权威情为民所系。”这只是她办理的众多案件的一个缩影,墙上的一面面锦旗、抽屉里的一大堆荣誉证书就是最好见证。
蒲城法院作为家事审判方式和机制改革试点法院,李妙娟被抽调协助负责人工作,面对责任、重任,她二话没说,当起了开路先锋,在家事审判中坚持以构建和睦幸福的家事关系为目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化解社会矛盾,努力探索家事审判方式和机制改革工作的新途径,团结协作,大胆创新,采取多种方式扎实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形成了具有蒲城法院特色的调解优先家事审判方式,实现了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李妙娟作为基层人民法庭普通而平凡的一名女法官,用柔情中的坚毅,严肃中的认真,灵活中的严谨,微笑中的无私践行着使命与职责,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解决难题,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工作业绩,犹如一朵盛开的玫瑰,展示着新时期女法官“巾帼不让须眉”的迷人风采和崇高境界!
整理:王亚锋 编辑:王梦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