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中院: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实现法院工作新作为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1-03 18:11:31 阅读量:

 张婉婉

 2017年,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紧扣全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主线,提高站位、开拓创新,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各项重点工作蹄疾步稳,有序推进。

创新法院管理, 努力推进司法公正

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把提高审判质效作为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新期待、新要求的重要措施来抓。2017年,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了“五比五看”审判执行业务竞赛活动,通过比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文书制作、司法作风,将17项质效指标量化考评。推行发回改判案件集中点评剖析制度,全市法院审判质效短板得到深度改观,全市基层法院一审发回改判案件数量同比下降60.76%,审判质效明显提升。2017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8364件,结案8018件,结案率95.86%,高出全省法院2.47个百分点。其中,中级法院收案2052件,结案1977件,结案率96.54%,高出全省法院3.15个百分点。

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深化司法改革 

2017年,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实践,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明确审判组织权限,建立健全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在全省11个中级法院中率先组建了“1+1+1”模式的新型审判团队,团队组建工作经验被省委政法委推介至中央政法委交流推广。先后制定出台了民事案件随机分案制度、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范围及法律文书签发权限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推出了建立法官个人业绩档案规定等一系列改革制度,各项举措落地见效,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改革成效逐渐显现。耀州区法院家事审判改革在全国和全省分别做了经验介绍,被省法院荣记“集体一等功”,实现了全市两级法院“集体一等功”的历史性突破。

服务“五新”战略,努力助推追赶超越 

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盯发展大局,以“五新”战略指导审判实践,充分发挥法院审判执行职能作用,强化责任担当,助力追赶超越、助推转型发展。由市委政法委牵头,邀请人大、政协负责同志,会同全市各区县主管领导,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园区企业召开了全市法院服务保障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工作动员部署会。制定出台了《关于全市法院服务保障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园区企业预防和降低经营风险的60条法律建议》,在全市八大工业园区全部建立了“法官工作室”。自该项工作启动以来,铜川两级法院及时联络对接,诉前依法保障,诉中快审快结,有力有序推动园区法治化治理和企业法治化经营,各项服务保障措施精准实施,落地见效。审执结各类涉园区案件140件,为园区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7亿元,使园区和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司法获得感。《人民法院报》64日对铜川法院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举措进行了专题报道。

聚力精准扶贫,努力让群众感受党的温暖

精准扶贫事关全局。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精准识别,源头治理,因地制宜,推出物质扶贫、技术扶贫、法律扶贫、文化扶贫、精神扶贫“五个精准”扶贫思路,建立扶贫基金,实施脱贫滚动投资,变“输血”为“造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争取项目资金109万,为包扶村印台区金锁关镇姚湾村安装路灯78盏,平整坡地300亩,解决了46户人畜饮水问题;动员21户贫困户种植核桃79亩,为5户贫困户购买山羊145只,并给予技术指导;争取项目资金112万,姚湾村2.5公里的通组公路项目全面启动实施。为姚湾村捐赠价值1.5万元办公装备、160册实用书籍,投资12万元对村委会办公室及文化广场进行了改造,为贫困户发放化肥等农业扶贫物资和产业补助金和奖励性资金近2万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大力推进法律扶贫,精心编印《农村实用案例选编》和《农村实用法律手册》共2万册免费向全市所有村组发放,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精神动力。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作为开启新征程。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一班人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以“啃硬骨头”精神抓攻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公正司法,服务大局,忠实履行好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倾力推进审判工作追赶超。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