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人民法院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培育强大精神内核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4-19 15:30:53 阅读量: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难于描述,没有固定形态,但是它却对世界上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认为法院文化的基本用意就是让法院变得更好,如何实现?通过文化这个载体。法院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核心在于在法官这个群体中树立一种正确的、先进的、向上的价值理念---法院精神。培育法院文化要综合施策,紧紧抓住法官、思想和制度这些关键要素,最终达到“司法公正”的目标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将审判执行工作与法院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良好的法院发展新格局

一、何谓法院文化?

    文化之于国,是促进发展壮大,保持兴旺发达的灵魂;文化之于个人,是在苍茫宇宙,大千社会中的精神归属;而文化对于法院,则是能否正确贯彻执行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决定因素。法院文化的核心就是法院精神,是法官这一特殊群体在司法活动中持有的司法理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的综合表现。其通过法院的宗旨、方针、目标和体制等形式体现出来。

 法院文化的构建必须遵循法院建设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西方的文化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小法院的文化不一定是落后的,舶来的文化不一定都能适用。因此,法院文化建设要紧密联系本法院工作实际,做到有的放矢,高效务实。同时法院文化建设要与时代合拍,服从于党和国家的法治战略目标与阶段性安排。

    文化建设是细活,千百年的文化积累才积淀成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凝聚成了民族灵魂。法院文化建设同样要有耐心,充分借鉴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精华,去其糟粕,用工匠精神打磨出高品位文化。

    二、法院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人们都知道审判执行工作是法院第一要务,是法院立身之本,但如何做好审判执行工作呢?诚然,法官的业务知识十分重要,但对法官的判案起决定性的作用的是法官的精神素养,这种精神素养即来源于法院文化的影响。良好的法院文化对法官的思想、品质和作风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内有助于法官公正司法,增强法院战斗力,树立风清气正的法院环境;对外有助于传播遵法守纪思想,弘扬法律权威,推动依法治国进程。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有利于法官树立正确司法理念。司法理念是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三权分立”等错误司法理念不可取,但什么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司法理念?则必须通过法律文化予以构筑和树立。正是通过法律文化的引导,帮助人们认清西方错误司法理念的弊端,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可取之处,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认同,进而自觉地服从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法院凝聚力。法院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的性格、特点、爱好等虽然各不相同,但法院作为国家机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目标却是一致的。法院文化如同一种强大的粘合剂,促使成员分散的力量聚集起来,使个体追求的目标与群体追求的目标趋于一致,从而整合力量,凝聚人心,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形成协作效应,保证法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法官业务素质。业务知识是法官化解矛盾纠纷的工具,每位法官运用工具的出发点不一、努力度不同、坚持力也各异,最终使司法水平参差不齐。如何使能力差异不大的法官都能充分运用好知识的工具,最大发挥司法潜力,就要通过培育正确的、先进的、向上的司法意识和价值理念这样的法院文化来解决。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法官司法廉洁性。如果司法人员不遵法、守法,那么依法治国就是空中楼阁。司法人员违法比普通民众违法的危害性更大,社会影响也更恶劣。如何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重要的是依靠先进法院文化。一方面从规范文化上对法官的行为进行约束,促使法官舍去贪念,放弃不当利益,改变不适宜的行为,通过这样的制度约束让法官“不敢为”;另一方面,加强精神文化的引导作用,让法官认识到没有必要为,不值得为而“不愿为”,从而做清正廉洁的法官。

三、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法院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了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决策部署,被历史性的摆在了突出位置。在迫切需要突破落后法治思想束缚,适应司法改革要求背景下,法院文化建设自然而然进入了人们视野,它正契合了这种时代要求,成为了司法领域解放思想,披荆斩棘的利器。

(一)精神引领,内化于心,大力提高法官内在素质。这是建设法院文化的重点,结合法院法官的实际,围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加强对法官的内在品质培养。注重对办案能手、优秀法官、工作标兵等的精神奖励,通过全院通报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干部优先推荐等方式方法,让法官不仅得到物质奖励,更要得到精神鼓励,受到干警群众尊敬;通过大力宣传优秀法官的先进事迹,组织法院干警向优秀法官学习,让法治精神、法官主体性、职业尊荣感等深入人心;通过开展岗位任职培训、法律专题培训、庭审示范观摩、裁判文书展评等活动,规范司法行为,促进提升法官职业道德。

(二)领导垂范,后进激励,形成法院文化建设合力。法院院长及领导带头示范作用重要性不言而喻,领导对法院文化建设不身体力行或只要求干警做而自己不做,那再好的文化建设方案,都只是一纸空谈更重要的是领导不仅是法院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更主力推动者,他要成为永久驻立的那张多米诺骨牌,不仅自己不倒而且要把将要倾倒的牌扶起来。对法院文化建设中的后进干警,要充分运用“三项工作机制”,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做法,使他们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行为上养成高素质法官习惯,最终弥补短板,迎头赶上。抓住法院领导及后进干警这两个关键群体,前引后推,法院文化建设就真正抓住了“人”这个根本。

(三)系统谋划,固化于制,以严明的制度促进法院文化持续发展。法院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腔热血,而要靠制度缺乏制度保障,法院文化建设就可能偏离或背离初衷。通过科学的建章立制,法院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内容、方式、步骤、考核等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构建,才能避免法院文化建设的随意性,对发现的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整改,而不是隔靴搔痒,扬汤止沸。才能最终推进法院文化向着高品位、高质量的方深入持久地发展下去。

   (四)营造氛围,加强监督,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的法官队伍。加强内外宣传,充分利用法院文化墙、文化专栏、报刊杂志和新媒体段,对法院政治文化、道德文化、职业文化、行为文化和廉洁文化等进行广泛宣传一方面让法官感受到浓郁的法院文化建设氛围发挥文化建设凝聚人心、温暖人心的作用,提高每位法官建设法院文化的积极性,培养法官的集体人格。另一方面加强外部监督通过旁听庭审、案件回访、信访举报、院长信箱等渠道,建立起以社会监督为主的反腐倡廉“防火墙”,主动征求人民陪审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意见,在司法中接受监督,集思广益督促法官端正职业作风,规范司法行为,公正廉洁办案

结束语: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如果法院文化只是普及宣传法律,法院人却没有自己的法律文化,那么这种宣教只不过是一个空壳,缺乏内涵而导致其力量微弱。只有关注到法院人内心是否真正信仰法律,司法时是否有先进的价值理念和规范的行为准则,执法时是否能身体力行、始终如一的用法律做正确的事……才能真正理解和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在法院的正向作用。由此,法院人不仅要有自己的文化,而且要有正确的、先进的、向上的文化,通过文化建设提升干警思想境界、职业操守、人文素养,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司法为民、公正廉洁的司法队伍,更好的服务群众。(凤县人民法院;王晓宏)

                                                                                                                                      编辑:董嫱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