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11-22 10:48:18 阅读量:
本网讯(通讯员:周良明、谌渝)陕西镇坪法院从优化执行工作大环境、推进执行工作大联动入手,探索立、审、执联动办案;社会联动调处;部门联动协作的执行联动工作机制,探索出了一条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新路子,执行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在立案、审判和执行间推行审执联动办案化解执行难
按照立案关口分流泄压力,审理关口审慎裁判保兑现,执行关口穷尽措施促履行的工作思路,镇坪法院专题召开“立案审判执行”工作协调配合研讨会”,进一步强化干警审执一体化的大局观念,从立案到审理,再到执行,要求各承办环节法官均牢固树立“案结事了”意识,在立案阶段,要求立案法官及时告知当事人诉讼风险,阐明诉讼对可能面临的风险,引导其选择最佳争议解决方式。庭审中,加强诉讼常识的指导,主动向当事人释明案件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诉讼程序,准确释明各种术语,确保当事人对自己的官司打的明明白白,增强其对审判工作的认同。在裁判文书的制作中,增强其说理性,同时做好判后答疑工作。承办法官对当事人的疑问,充分、耐心、细致地予以解释说明,消除他们的疑虑,防止其对法院裁判结果产生抵触情绪,拖延或拒不履行法定义务。要求立、审、执部门间加强沟通协调,特别是将立、审、执环节中当事人的财产状况等执行信息实现良性互动,加强相互沟通和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纠纷,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二、与部门之间实行社会联动调处化解执行难。
围绕发展、维稳大局,主动服务抓联动。法院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借力化解执行难题。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法院组建与矛盾化解部门运用行政、法律、教育等多种手段联动合力化解执行难题的工作机制。联动机制建立后,法官在执行案件中,遇到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调解、协调的,通过县维稳办和各镇维稳联动中心协调各方力量参与其中,支持、协助、配合法院进行案件调处和执行。随着镇坪县“平镇高速”建设的开工,涉土地、山林类和房屋拆迁类将成为审判、执行工作的新难点。法院将化解社会矛盾,调处矛盾纠纷工作关口前移,成立了“平镇高速公路建设巡回法庭”,由院、庭长和法官为“平镇高速”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诉讼服务。对于普通的民事矛盾纠纷。法院充分运用“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积极推进诉讼与非诉讼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衔接,把矛盾消化在基层,消化在法院诉讼程序之外,防止激化成诉,进入执行程序。通过整合法庭、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纠纷化解力量,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在程序、效力、人员、机构、信息上实行有效衔接,从源头上减少执行案件的数量。
三、与协助执行单位之间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化解执行难
建立“执行指挥中心”,与工商、金融、公安、国土资源、房管等19个协助执行单位信息共享联动执行的协调指挥工作。为深化反规避执行行为,打击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行为,法院主动与19家协助执行单位联系,商讨打击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行为的具体联动措施。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与协助执行单位联动,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措施,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执行大格局。固定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协助法院办理查询、划拨、查封、冻结等工作,为案件顺利执结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县委为法院联动执行提供有力保障,先后拨付了专项司法救助资金11.4万元。为深化法院与协助执行单位的联动工作,法院还充分利用执行联动协作平台,对未按执行通知指定期限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立即启动财产查控程序,通过向公安、金融、房管、国土、交通、车管、基层组织等部门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等七个方面的情况,及时采取执行措施,同时将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及执行情况回告申请执行人,让申请执行人及时了解案件执行进度。要求承办执行法官对每个执行案件都必须做到七查,并将七查和回告情况存卷备查。由于执行联动协作机制的建立,七查活动得到了各协助执行单位的大力支持,工作得以高效开展。
“基本解决执行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应有之义,是创建全国综治优秀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当事人胜诉权益的最终保障。镇坪法院通过执行“三联动”工作机制,为我省“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创出一条新路。 2016年1月至10月,镇坪法院旧存、新收各类执行案件103件,执结案件85件,涉案上访0件次,结案率稳居全市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