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清修,修一身德守,修一方安乐 ——致最美政法干警张扬法官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6-01 17:33:02 阅读量:

 

    我没有说谎,他是一名法官,他在北极工作。

    但是,此“北极”非彼“北极”,他所在的北极,没有极光,没有北极熊,没有企鹅,更看不到北冰洋,它们唯一的相似之处是都有着漫长的严冬。他所在的“北极”甚至在地图上难以寻觅,但这个地方——陕西彬县人民法院北极派出法庭,的确是他四季守护、日夜坚守的阵地。

    我于2014年认识他,更准确的讲,2014年12月下旬调转民事审判一庭之后,我才真正认识他。那会,他还是民一庭副庭长,我不仅有幸同他一起共事,而且同用一间办公室。但即便如此,与他共事期间,我很少称呼他“张庭长”,更多称呼“张扬哥”,一方面,他和我兄长同龄,十分年轻,称呼“哥”更自然,另一方面,他的“不正经”让我很难将他与严肃的庭长结合起来。久而久之,直到现在他担任北极派出法庭庭长一职后,我依然没有改变对他的称呼。现在的“张扬哥”,于我而言,不仅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来自心底的最真挚的问候和深深的尊敬,所以,将来不管身在何处,他将是我永远的张扬哥。

 为了方便大家对他有一个最初的认识,我不妨简单描摹一下他的外貌。他身高超过175,留着寸头,皮肤黝黑,眉毛粗又黑,常戴一副黑框眼镜,如果不开庭或不参加会议,他经常身着一身烟灰色的运动服。自从前往派出法庭后,他多了一套设备——案件箱,就像电视剧《小镇大法官》中王德忠下乡开庭携带的案卷袋一样,他将案件箱视为宝贝,从不离手,平添了一份神秘和可爱。

 初来民事审判一庭,对一切都充满新鲜和疑问,和同事聊天,我了解到他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专业,通过参加省公务员考试被招录至彬县人民法院,进院之初便被分配在院办公室工作, 2009年从院办调入民事审判一庭从事审判工作。关于他的更详细的履历我不做过多赘述,通过这篇文章,我只想谈一下我所认识的、了解的感受的“张扬哥”。

 首先,在我眼中,他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法官。虽然仅仅共事1年,时间有限,但有幸的是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不曾体会的社会经验和不曾见过的办案技巧。那时,记得他每天都早早来到办公室,每天早晨我的眼前都会出现相同的画面——他背对窗户,面对电脑坐着,要么用右手摆弄着鼠标,要么两手飞快的在键盘上忙碌着,这个画面就像电影中某个镜头反复播放一样。

 如果有一天没有安排庭审,准会有当事人陆陆续续的前来,有的前来询问案件进展情况,有的前来要求调解,有的前来提交证据材料等,往往这个时候,对于初来审判庭的我而言,是学习的大好时机。我安静地在一旁坐着,仔细听他用最巧妙的语言和当事人沟通,用最通俗易懂的案例给当事人释法。曾经一度,我甚至产生要将他对当事人讲的锦言妙句摘录下来的想法,以便今后随时套用,只可惜关中方言的魅力只可意会难以记载,好多发音竟让我一时无从下笔。

 虽然早已成为一名法官,但是许多事请他还是坚持亲历亲为,比如,一边询问一边记录,互不耽搁;一边穿针引线,一边谈笑风生,但卷宗早已整整齐齐摆放在案头。他把大部分上班时间用于接待当事人和庭审,因此写判决的时间只能在周末和下班后进行,所以,毫不掩饰的讲,他的高结案率、调撤率都是用时间换取的,可是人们往往只关心结果,忽略过程。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