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法院十项措施确保立案登记制平稳推进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05-01 14:33:08 阅读量:

 

近期司法改革推行一项全国性的重大措施是立案审查改立案登记制度,并于5月1日起全面实行为使该制度顺利实施,户县法院高度重视这项制度的贯彻和落实,采取十项措施,确保立案登记制平稳推进。并按重大事项报告规定,专题向县委进行了书面报告。
一、高度重视,将立案登记制改革纳入“一把手工程”
为确保立案登记制改革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户县法院精心安排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立案登记制改革纳入“一把手工程”,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由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佑勋全面统筹,整体把控,分管院领导和立案庭提前制定工作预案,积极争取工作主动。
二、加强立案法官业务培训
户县法院克服困难,将业务能力强、法律素养高的法官派驻到立案一线。及时开展业务培训,将立案庭全体法官送派到省院统一进行立案培训,以确保立案登记改革顺利进行。
三、按要求完善诉讼服务中心(立案大厅)建设
严格按照省市法院关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要求,从功能、环境、设施等方面着手,在5月1日前全面完成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保证立案登记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在“服务”两个字上做好文章,要求立案干警上班时统一着装、公开服务承诺,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官干警司法作风的转变,体验诉讼服务环境的改变。
四、落实诉讼服务中心动态实时监控
按照上级要求,在诉讼服务中心建立视频监控系统,目前,户县法院已全面完成诉讼服务中心全程录音录像的调试工作,已具备与上级法院的动态实时视频监控联络
五、废除已有的不符合立案登记要求的相关规定
结合立案登记工作的相关要求,户县法院及时对此前制定的有关立案方面的要求、规定文件进行了全面审查,将不符合立案登记工作要求的文件规定一律废除。同时对原立案大厅悬挂张贴的不符合立案登记要求的展板一并进行了拆除更新。
六、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度相关文书和收据的制作发放
根据要求,户县法院提前做好立案登记相应准备工作,制作立案登记制度相关文书和收据,以提高登记立案效率,确保该项工作有序开展。
七、分析研判、落实周报制度
坚持每周汇总立案数量、类型、增减、新收和不予受理等信息,加强分析,对案件受理数量和重点案件进行实时监控汇总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并按要求每周五向上级法院进行报告,为下一步工作的有序开展总结经验。
八、坚持院领导轮流值班,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自5月份立案登记制实施开始的一个月内,坚持院领导及相关庭负责人轮流在诉讼服务中心值班制度,发现并解决立案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对突发性、群体性、集团诉讼案件,及时启动重大敏感案件立案预警机制,由院领导亲自牵头协调化解,避免可能出现的被动局面。
九、加强敏感案件立案沟通
对涉政府行政诉讼等敏感类案件,与县上有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敏感案件的立案沟通,适时发送送阅件。对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