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9-17 10:05:49 阅读量: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是每个家庭的期盼,
但现实中
总有一些矛盾
让亲情蒙尘。
“法官,我不是不想养我妈,实在是……”被执行人张凯在执行现场欲言又止。
一起看似简单的赡养费执行案件,背后是长达十年的家庭积怨。70岁的李老太早年丧偶,因家庭琐事和生活习惯差异常常与儿媳屡生龃龉。一次激烈争吵后,儿子张凯带着妻儿搬离老宅。
李老太认为张凯未尽到赡养义务,便将其起诉到法院。法院依法判决张凯每月按时支付赡养费,但张凯迟迟未履行。李老太感到甚是揪心,于是向鄠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张凯支付拖养费。
接到本案后,执行干警李晓峰考虑到该纠纷涉及到当事人之间的亲情关系,更涉及情感修复和亲情弥合,如果强制执行,不仅可能会使双方当事人已经产生裂痕的亲情再添“新伤”,也不利于老人赡养问题的彻底解决。于是,执行干警决定采用柔性执行方式,尽最大努力促成当事人和解,化解矛盾、修复亲情。
执行干警:百善孝为先,赡养父母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若不履行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张凯:这些年,我们虽然搬出来住了,但逢年过节都会带些东西去看看她。可她心中始终和我们过不去,总是挑我们的刺,现在闹到这个地步,我没啥好说的了!
在张凯家中,执行干警从修复亲情的角度出发,耐心做起了张凯的思想工作,向其释明不赡养老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和“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要面临的后果。但张凯态度非常强硬、拒不配合,并表示“家务事不用法院管”。
“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做子女的多体谅些,家里有点小矛盾很正常……”第二次上门时,执行干警特意选择了周末,带着老人近期病历。当看到母亲病历上的诊断时,张凯慢慢红了眼眶,张凯妻子悄悄别过了头。
“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执行干警语重心长的话语,让张凯神情动容。此后执行干警还特意播放了拍摄的老人生活视频:昏暗的房间里,老人独自坐在沙发看电视,床头摆着褪色的一幅全家福。
“赡养父母不仅是道德底线,更是法律红线。”在执行干警一句句的劝解中,张凯低下了头。经过长达一小时的释法明理,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张凯当场全额支付了拖欠的2万元赡养费,并承诺今后将按时支付赡养费,定期看望、悉心照料老人。
收到赡养费后,李老太露出欣慰的笑容,连连对执行干警表示感谢。(文中当事人均系化名)
作者:郑超超
编辑:赵佳欣
责编:郑黎波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