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9-17 10:00:35 阅读量:
该案系西安碑林法院执行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判决确认被执行人程某需向申请执行人沈某支付60余万元及利息,但判决生效后,程某未足额偿还债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通过网络查询系统未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财产,申请执行人称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但无法提供确切财产线索,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为深挖财产情况,承办法官游子文多次传唤被执行人并进行深入调查,被执行人程某谎称自己生活困难,每月仅靠200余元生活费维持生计,且浑身是病,无力偿还债务。针对其所说,法官抽丝剥茧、层层追问,详细询问了被执行人自执行开始后的每日生活状况、收入来源和消费情况,并责令其举证证明。经过数小时的细致询问,终于在被执行人使用的金融账户转账记录中发现了大额收支记录,找到了案件突破口。
游子文:“你不是向法院报告自己没钱嘛,这些大额支出记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虚假报告财产?”
面对铁证,刚才还振振有词、声称生活困难的被执行人默不作声。接着,就在游法官向案外人核实转款用途时,被执行人仍在电话旁大声暗示对方:“这是我借你的钱!”,法官当即拆穿并进行了训诫。但被执行人仍称没钱履行,并透露自己曾因身体原因在其他法院拘留未果。
面对被执行人藐视法律的行径,法院果断决定对被执行人采取拘留措施,并协调各部门积极配合。法警队、办公室迅速响应,全力配合此次执行工作。在送被执行人完成医院体检、信息采集等手续后,到达拘留所时已是深夜11点,窗外的雨水不断地拍打警车的车窗,法官、法警、司机等工作人员虽然身体疲惫不堪,但依旧神经紧绷。然而就在此时,又出现新的难题:因被执行人有疾病史,拘留所无法直接羁押,需前往咸阳某医院调取相关住院病例、完成复诊、购买专病特殊药品后方可收押。法院干警毫不退缩、迎难而上,紧急奔赴咸阳医院。不料新的挑战又出现了:急诊医生表示急诊没有专病药品,无法进行专病复诊,调取住院病例也需在工作日进行,经过与值班人员反复沟通,相关资料最终调取完毕,成功完成拘留任务。
此次执行行动持续近20小时,跨越两地,充分展现了碑林法院干警不畏艰难、司法为民的担当精神,用实际行动维护了司法权威,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碑林法院将继续保持执行高压态势,对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措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作者:韩茜茜、刘曙豪
编辑:赵佳欣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