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鄠邑法院 | 法治第一课来啦!(二)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9-03 09:31:57 阅读量:

铃声清脆,秋风送爽

新学期如期而至~

法治第一课也准时赴约!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西安鄠邑法院干警纷纷行动

奔赴辖区各个学校

用一堂堂生动的“法治第一课”

为同学们送上特别的“法治礼物”

第二站,让我们走进

西安市丈八寺小学!

新学期如期而至,法治课准时赴约。9月1日,鄠邑法院大王法庭干警走进西安市丈八寺小学,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新修订内容,进行法条解读、案例讲解、互动问答,为同学们强化规则意识,送上法治“守护礼”。

法条解读

织密安全“防护网”

“同学们,法律不是遥不可及的‘大道理’,它就藏在我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里。”

 

活动中,干警白秋月对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与学生们相关的校园欺凌、网络暴力等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引导同学们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许多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都始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从法律规定来看,新增了许多和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违法行为规定。”同时,通过逐一讲解不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引导同学们要敬畏法律,远离不良行为和犯罪陷阱。

“放学途中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应该怎么做?”

“看到有人故意找茬、动手推搡,同学被欺负,大家该怎么做?”

“我会告诉老师!”

“可以拨打110报警!”

面对提问,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童真而真诚的回答让现场氛围格外活泼。

案例互动

带领大家做“正义小卫士”

“喜欢玩游戏的同学注意,有人说‘10块钱代练到王者段位’,让你先转钱再上号;或者刷到‘粉丝群专属福利’,要你填家长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换周边——这些‘好事’背后,全是陷阱……”

 

随后,白秋月精准聚焦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场景,结合审判实践中的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了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发展态势与严峻挑战,重点讲解了校园内极易发生的各类诈骗陷阱,清晰阐释了电诈犯罪的严重后果与法律责任,并系统传授了实用的“防骗锦囊”——“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她特别强调,一旦遭遇可疑情况,务必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

宣讲过程中,同学们睁大了求知的眼睛,听得全神贯注。在互动环节,大家更是踊跃举手,争相回答干警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现场气氛热烈,掌声和欢笑声不断。

“我知道了不能随便点开来路不明的链接!”

“我以后玩游戏再也不相信陌生人的话了!”

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户,在少年们专注的脸庞上洒下金色光晕。这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不仅让法治意识在青春心田生根发芽,更用司法温度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晴朗天空。


作者:白秋月

编辑:许沥心

责编:郑黎波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