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4-07-26 18:12:20 阅读量:
(记者 张伯阳)截至2013年,市国资委已经完成了36户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这是近日记者从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市国资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同政说,2013年下半年,我市决定单设市国资委,同年9月,市国资委“三定”方案出台,10月人员划转到齐,相关工作正 式起步。按照“成熟一户、启动一户”的原则,通过资产划拨、资产重组等方式,组建了陕西华山旅游集团公司、市产业投资集团公司、政信融资担保公司 等3个集团公司。同时,新组建了黄河水务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实施抽黄供水工程建设。
为了进一步保护好、发挥好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市实施年薪制薪酬试点,年薪最高封顶30万元。同时,全面开展业绩考核,将市属国有企业纳入全市统一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发挥监事会职能,规范了国有企业 决策层和执行层的权力运作,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目前,我市市属国有企业大部分都是公益性企业,2013年,监管企业资产总额90.8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4亿元,缴纳各种税金2721万元。截至今年6月底,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01.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78亿元,利润总额5536万元。
市国资委的单设,是我市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部署,就是要将以往的行政管理转变为出资人的产权管理,由传统的管国有企业向管国有资本转变,坚持公有制 主体地位,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市属 国有企业做强做大,促其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下一步,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重点将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部纳入市国资 委监管,实现监管全覆盖。统筹推动国有资本向供水、供气、公共交通等基础性、支柱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行业集中。通过资本运作和资产置换,盘活国有资 产,增强国有资本的流动性,促其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发挥指导监督职能。做大做强市属国有集团公司。推进央企、省企进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