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4-03-24 14:50:58 阅读量:
司法行政部门担负着法律宣传、法律服务和特殊人群管理职能,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司法行政机关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去年我市司法行政部门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和今年重点工作筹划。近日,记者对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俊杰进行了专访。
记者:去年以来,司法行政系统围绕“司法为民”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又有哪些亮点?
李俊杰:司法为民始终是司法行政系统的工作主线。去年以来,全系统围绕“服务发展大局、建设法治”开展以“司法为民”为主要内容的法治建设推进、“千所万人抓化解、力促三秦大和谐”、特殊人群帮扶“雨露”、法律服务惠民、“勇创新、敢担当、争一流”等“五大行动”。不断完善法律服务团工作机制,使普法依法治理向纵深发展。深化“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实现道路交通、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推行“多帮一”帮教机制,将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率分别控制在0.1%和1%以内,有效维护了全市社会稳定。完善班子成员包联帮扶制度,实现了县县工作有特色,重点工作有亮点的目标,牢牢将公正司法司法为民落到实处。
去年以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满意度为80.55,比全省(79.55)高1.00,增幅比全省(0.54)高2.33。市区两级公证机构金融类业务合署办公,市局开展的“送法进社区”活动,全市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观摩推进活动,法律援助服务民生窗口建设,特殊人群管理服务“雨露”行动等创新工作亮点,分别得到了省司法厅和市上领导的肯定。今年,我们将按照“分阶段、抓载体、重实效、掀高潮”的总体思路,指导各级予以推进,做到了有创意、有声势、有实效、有影响,以落实“五大行动”的成果体现司法为民的总要求。
记者:今年,在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上有哪些新打算?
李俊杰:按照《法治陕西建设纲要》的要求,市司法局将推动板块式普法工作机制落实,开展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深化“法律九进”,着力抓好公共场所普法,实现法制宣传的广泛覆盖;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创新,借助主流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开展法制宣传;进一步深入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和基层创建活动,完成市级朝阳法治文化公园建设任务,指导县(市、区)法治文化广场建设上层次;在全市开展以“百场法治文艺演出”、“百场法治电影巡演”为主要内容的“双百”活动,组织开展“法治微电影和法治动漫大赛”,巩固和扩大法治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成果。
记者:人民调解工作是司法行政部门一项重要业务,今年在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李俊杰: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定基石。在人民调解方面,一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医患纠纷、道路交通、诉前调解等领域,建立调解人才专家库,提高行业性专业性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二是探索实行“特约调解员”制度。一方面,深入开展律师进社区、百名律师连百所、法律服务到前沿活动,选派知名律师担任特约调解员;另一方面,选聘退休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法官、老检察官担任调解员,提高调解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开展大培训活动。按照分级培训原则,市县镇分别完成司法所长、司法助理员、调委会主任、人民调解员的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做好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能力水平。四是完善考评奖惩机制。通过案件评查、岗位练兵、优秀调解员评选、末位淘汰等举措,进一步调动调解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记者:司法行政机关担负着社区服刑和刑满释放人员管理服务职责,请问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减少这些特殊人群重新违法犯罪?
李俊杰:一是健全机构,专司监管职责。健全市、县、镇社区矫正工作机构,为做好特殊人群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二是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三是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完善接收、管理、教育、考核等制度,提高管理教育水平。四是强化技能管控,筑牢“电子围墙”。完善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实施对重点对象的GPS定位,筑牢“电子围墙”,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五是建基地,凸显帮扶实效。率先在全省成立了以管理教育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市新航驿站”,设置汽车修理、计算机应用等7个专业,拟于3月中旬开班。学员通过免费培训经考试合格后,由人事部门发给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顺利融入社会,开始新的生活。
记者:法律服务是司法行政部门一项重要职责,请问今年在开展好法律服务特别是惠及民生方面还有哪些新举措?
李俊杰:一是完善律师担任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制度,深化律师进驻市、县区“两会”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发挥重点项目、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团作用,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三是发挥律师普法讲师团作用,广泛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全民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四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设网上法律服务面对面平台,免费解答法律问题。五是开展“百处万件”公证法律援助活动,为困难群众免费办理公证事项,达到全年办证量的5%以上。六是进一步落实公证服务“三农”便民措施,努力为群众提供周到便捷的法律服务。七是加大司法鉴定案件法律援助力度,办理减免司法鉴定案件达到年度办案量的10%以上。
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省市政法工作会议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市政法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勇创新、敢担当、争一流”工作理念,以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主要任务,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好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过硬队伍建设,为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环境。(记者 李小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