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岐山慈善文化教育进校园受欢迎

来源:宝鸡新闻网 时间:2014-03-24 14:34:42 阅读量:

  “满怀爱心的读完《慈善读本》这本书,心里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爱心,慈善的灵魂……”。这是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杏园逸夫小学举行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主题班会上,三(2)班董冠华小同学在交流他读《慈善读本》体会的精彩演讲。这仅是岐山县正在开展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目前,在岐山县许多中小学校园内都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慈善文化展示,使慈善文化在现代文明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

  岐山素称“周礼之乡”,自古就流传着许许多多积德行善,扶危济困的传说佳话。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近年来,岐山县狠抓学校硬件建设,强力促进内涵发展,以创建教育强县为目标,以安全、质量为重点,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按照省教育厅、省慈善协会印发的《关于在中小学开展慈善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县实际,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分步实施的办法,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了开展好此项活动,县慈善协会、县教育体育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精心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慈善读本》进校园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确定岐山县城关小学、岐山县第三初级中学作为首批试点校。2011年12月,宝鸡市在该县城关小学举行了《慈善读本》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从此拉开了慈善教育序幕,营造了浓郁的教育氛围。2012年6月份,为了扩大《慈善读本》进校园工作成果,县慈善协会,县教育体育局研究又增加了7所学校为试点校,并为这7所试点校免费配备教材4465本,进一步扩大了试点校范围。各试点学校都将《慈善读本》纳入了课程计划,通过各科课程挖掘慈善教育途径,渗透慈善理念。通过慈善教育课程、主题班会、少队团会、实践活动课、校本研究、阳光梦想等课程进行专门的慈善读本学习教育。他们还将慈善教育内容和思想品德、政治、历史、语文等相关课程紧密结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慈善教育。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他们了注重了慈善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各种措施,让慈善教育真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岐山县各具特色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促进了这些学校老师和学生积极向上的慈善精神,培养了师生的慈善意识和仁爱之心,提高了师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中无私奉献的多了,学生中助人为乐的多了,慈善教育活动受到社会的认可和上级的赞誉。前不久,宝鸡市在岐山县召开全市慈善项目工作推进会,推广该县的经验和做法。城关小学以《齐奏爱的乐章,共筑爱心家园》为题,在全省慈善工作会上作了专题发言,引起极大轰动。目前,在典型的带动和影响下,这项工作正在全县所有中小学校中全面铺开,向纵深发展。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