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防震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3-12-04 10:03:35 阅读量:

  本报讯(董 娟 记者 刘雪妮)记者近日从市地震局获悉,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各方参与的防震减灾机制,全市防震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近两年来,市地震局积极争取中省在我市新增台站5处,使市区内台站达到23所,包含水动态、强震、测震、地电、地磁、地温、地倾斜等观测手段18种。新布设GPS、形变、重力测点70余个。在全市131个镇(办)设立了防震减灾助理员,建成宏观网点351个,其中市级宏观观测骨干点35个。近两年,市地震局共争取中省市重点项目8个,投资近3000万元。其中,投资645万元的地震小区划项目、50万元的地震应急指挥中心、180万元的市县信息节点、300万元的避难场所建设、200万元的区域专业救援装备项目已完成并发挥作用,投资1300万元的关中大地震危险性评估渭南活断层探测项目完成了深部反射和折射、浅层地震探测工作,探槽开挖基本完成;在维护、完善已有13处应急避难场所的同时,投资700余万元新建的10个避难场所建设项目正在组织实施。在全省率先建成地震速报系统,建成连接省市县的信息节点和应急指挥视频系统。组建了市级综合应急救援支队、11个县级应急救援大队、19支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12支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为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装配了200万元的地震应急救援车辆和现代化装备。
  我市还在全省率先成立地震行政执法大队,全年开展执法检查130余次,执法检查项目38个。成立了防震减灾知识宣讲团,建立了市防震减灾培训基地,今年新增省市级科普示范学校12所,新增省市级示范社区11处,新建省市级安全农居9处,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均已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据悉,两年来市地震局编印纸质信息160余期,发送手机短信5万余条,直接培训30余场次4000余人,受教育群众达230万人次。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