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3-08-22 11:03:39 阅读量:
(记者 梁 元 实习记者 郭艳)今年以来,我市将土法石灰窑关闭取缔作为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建设美丽渭南的切入点,按照“依法关闭、产业扶持、生态恢复”的思路,切实加大县、县辖区内的土法石灰窑整治力度。截止8月1日,共出动执法人员6300余人次、执法车辆550台次、大型工程车辆300余台次,关闭取缔土法石灰窑928孔,土法石灰窑整治工作全面完成。
近年来,土法石灰窑是、北部沿山一带的传统产业,也是长期困扰我市的区域性环境问题。今年初,我市把石灰窑整治作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市人大组织的环保世纪行也把石灰窑整治作为检查重点对象。为此,市创模办多次专题督办,市环保局将石灰窑整治作为改善生活环境、保障群众健康的民生工程。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和镇区全体干部包联村组做工作,走村入户,逐窑主进行宣传动员,赢得广大石灰窑主的理解支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车、走村入户张贴通告等形式,开展石灰窑整治宣传活动。与此同时,以有关镇政府为整治主体,国土局、安监局切断土石灰窑的石料供给。公安局切断土石灰窑的药品供给。电力局切断土石灰窑的用电电源。经发局、工信局、中小企业局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产业规划,加快产业转型。监察局对相关职能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徇私舞弊的依律追责。对逾期未完成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并追究责任。
此外,各县还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镇书记、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各包联部门全力配合的工作机制。按照“依法取缔、先易后难、平稳推进”的原则,要求所有土法石灰窑关闭取缔工作必须于2013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对逾期未拆除的,将依法处罚并予以强制拆除。在严格监管土法石灰窑死灰复燃的同时,我市扶持转产,促进增收。积极指导、编制北部山区扶贫搬迁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复垦出的土地优先保障转产群众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小型特色加工业等,优先落实县上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林果业、畜牧业、小微企业等各种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