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让宝鸡更美丽

来源:宝鸡日报 时间:2013-08-22 10:38:28 阅读量:

    前不久,在甘肃省华亭县经营机械配件生意的张虎强在我市购买了一套住房。说起在宝鸡购房的原因,张虎强说:“我经常到宝鸡采购商品,每来一次,就发现宝鸡的生态环境变化很大,于是就萌生了在宝鸡买房居住的念头。你看我所在的小区,绿树掩映,鲜花盛开,选择在宝鸡居住,全家人都很高兴。”

    生意人精明,精在眼光独到。外地人花几十万在宝鸡安家,图的就是宝鸡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推窗见景,出门游园,这在全国少有;看好的是宝鸡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依山傍水的美丽画卷,居住在宝鸡,就有“人在画中游”的感受。

    在外地人购房的背后,是我市干部职工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艰辛付出,是强力推进美丽宝鸡建设,用绿色为城市铺底的实干苦干精神,是一份以大绿大美、处处游园、山水相依为内容的美丽答卷。

绿色铺底   都市处处是景

    宝鸡地处西部,是我国西部工业重镇。曾几何时,这里的生态环境是那么的脆弱,一条穿城而过的渭河,河床杂草丛生,杂乱无章,每到雨季,河水暴涨,灾害频发;南山北坡,缺树少绿,黄土裸露,一场大雨,泥沙俱下,影响环境,危害群众的生产生活。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市以建设美丽宝鸡为目标,拉开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大行动。十多年来,我市干部群众从建设渭河公园开始,打响了建设美丽宝鸡的一个又一个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大战役。

    市委书记唐俊昌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环境就是财富,生态也是民生,宝鸡要按“三屏三带多廊”的生态布局,实施绿色宝鸡建设“九大工程”,推进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村镇林果化、水域景观化,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市长上官吉庆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好生态是金名片,好生态体现着竞争力,要继续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把宝鸡建成西部工业城市中生态最美的城市。

    盛夏七月,每天早晚,市民沿渭河北岸步行锻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水面,野鸟飞翔;十里芦苇,迎风摇曳,宛如进入江南水乡。市河道委河道管理科荀文龙说,历届市委、市政府潜心治渭、精心治水,渭河市区段生态日趋谐调,景色越来越美,两岸绿树成荫,由东向西绵延 8公里的芦苇荡,面积达 8万平方米, 5片水面如明珠相串,映照着蓝天和青山,装点着现代化都市。

    渭河是宝鸡的母亲河,穿城而过的河道宛如城市的心脏。如今,渭河宝鸡段面貌巨变,一片片水面映照蓝天,一条条林带郁郁葱葱。特别是在石鼓山景区,仿秦汉建筑的中华石鼓阁矗立山上,壮观的青铜器博物院造型独特,东岭廊桥美轮美奂,“一河两岸”的风光成为宝鸡对外展示形象的一张金名片。

    在渭河巨变的同时,南山北坡也开始了绿色宝鸡建设大行动。记者在市区北坡森林公园采访时,最明显的感觉是清新凉爽,最抢眼的是绿色林海。公园管理处的同志告诉记者,北坡植树建园是我市绿色宝鸡建设的重大战役之一,全市干部职工历年坚持植树造林,使昔日的荒坡变成了林海。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北坡苗木更换、补栽力度,共补栽樱花、红叶李 3000余棵,并在社会上广泛开展了认种认养活动,有 10余家单位近百人认养树木 300多棵。随着塬顶樱花林、苜蓿地的建成,现在北坡森林公园面积已达 256公顷。同时,由市北坡建委承建的代家湾北坡公园和陈仓区承建的虢镇北坡公园,今年也广泛栽树种花,让宝鸡城市的北屏障披上了浓墨重彩的绿装。

    北坡变了,南山同样在变。市南山建委主任杨义刚说,南山建委采取企地共建的形式,在秦岭浅山区规划了十大公园,通过企业与地方协商,推行“政府统一规划、企业负责实施、村上退耕还林、共享生态环境、和谐全面发展”的生态建设模式,在南山区域构成了 10多个公园首尾相接、遥相呼应的雁阵式绿色屏障。

    居住在姜谭社区的居民赵红强说:“南山太美了,我每天早晚一出门,就能来到公园,享受自然风光。”他介绍,这里的渠首公园、符家村南山公园、九龙山公园、凌云汽车驾驶园、杨家山公园、石鼓山公园、隆兴寺公园、温泉村公园、凤凰山公园,个个堆绿叠翠,姹紫嫣红。其中还有文人墨客的诗词文章、动听的历史传说,真是美不胜收。

黄金大道  彰显宜居环境

    经二路作为宝鸡的传统商业街,被誉为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曾让无数宝鸡人引以为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繁华的商业街设施陈旧、道路破损、交通拥挤、秩序混乱。宝鸡商业核心区与建设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打造西北商贸物流中心的要求格格不入,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投入 1.2亿元,对经二路进行 9大改造提升工程。

    从去年 5月起,经二路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打响。经过建设者辛勤施工,焕然一新的经二路展现在市民面前:蛛网般的电线潜伏地下,碍眼的临时性建筑被一一拆除,古朴坚实的大理石地砖在脚下延伸,彩色公交车道宛若游龙,崭新的公交港湾和美观的候车亭遍布街道。特别是现代化的亮化工程和古朴的雕塑景观,使经二路改造不单是道路的拓宽、设施的完善,而是品位的提升、文化的传承,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城市塑造了灵魂,有了深邃的内涵。

    更为难得的是,在寸土寸金的经二路改造工程中,虽然拓宽了道路,建设公交车专用线等占用了一些原来的绿地,但记者了解到,经二路改造后绿地不减反增,新增绿地 4500平方米。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经二路上新增的绿地有两种增加方式,一是通过拓宽原有花坛绿地的宽度来增加绿地面积,二是将原来行道树之间没有绿地连接的地方更改建成绿地,道路绿地将由原来的 1.38万平方米增加到 1.83万平方米。

    改造运行后的经二路,市园林环卫局按照市民会客厅的形式进行美化街道,百万盆鲜花、园林盆景、立体盆景、直饮水机、大理石凳摆上街头,让市民享受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休闲漫步的城市美景。参与施工建设的市政工程管理处刘建军说,经二路文化与建筑融合式的改造,使城市显得厚实充盈,既是对周秦文明故里的继承彰显,又是一种极具超前意识的发扬光大,使文明的张力由潜性到显性,成为一个鲜明的符号,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经二路是城区繁华街区,经二路街区云集了 7家以上的大型购物中心。开元商城总经理冯长喜告诉记者,经二路改造提升工程使整个街区“含金量”进一步提高,商家“钱途”无限,开元商城今年上半年营业额比往年上升 20%。经二路运行后秩序井然、交通顺畅、处处见景,市民高兴地说,经二路环境优美、现代都市氛围浓厚,成为名副其实的宝鸡商业标志街和黄金大道。

生态进城  宝鸡大绿大美

    前不久,为深入了解和掌握社会公众对我市园林绿化的满意度,市统计局组织人员深入市区,随机选择了 1000名市民,围绕绿地面积和数量、绿地景观效果、公园服务设施、公园到达的方便性、公园管理、空气质量、水体质量等 7个方面问题,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我市园林绿化的满意度高达 91%。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这个高分答卷的背后,隐藏着各级干部职工建设美丽宝鸡的动人故事,彰显著各级政府执政为民、为群众谋福祉的坚强决心,更是一幅万众一心、攀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高峰的生动画面。

    近年来,我市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把“提升大生态”作为“十件大事”之一,紧紧围绕“绿色宝鸡”这一目标,大力实施城区、交通道路、水系、城镇、生态家园建设等“九大工程”,累计植树超过 1亿株,造林 234万亩,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3.7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 14.89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同时,把园林绿化工作与民生紧密结合,全市建成 131个园林小区、 52个城市街景绿地、数百处绿地广场,污染减排连续三年名列全省首位,市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保持在  85%以上,宝鸡的天空多次被国家有关部委评为“关中最好的天、最蓝的天”。

    “现在的宝鸡市民生活非常便利,无论生活在何处,不出 500米便有精品游园。每天清晨和傍晚,城市各个角落的广场、公园和绿地,就成为市民最喜欢的去处。”玉泉花园居民李红丽说。李红丽原籍在甘肃平凉市,一家 6口今年移居宝鸡,她说:“宝鸡的绿色、公园、空气吸引了我们。”近年来,天水、平凉、西安等城市的一些群众,纷纷选择在宝鸡买房置业,充分彰显了宝鸡日益焕发的城市生态魅力。

    今年以来,宝鸡再度加快生态绿化步伐,提出“率先在关中地区推进大地园林化,实现环境吸引力走在西部前列”的目标。全市数万名造林工人、机关干部、人民群众踊跃投身造林绿化工作,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茵香河文化旅游区、渭河堤防绿化美化、连霍高速沿线造绿等重大园林绿化工程加紧推进,西秦大地再披绿装,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可喜步伐。

    从 2009年起,我市干部群众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经过十多年探索,十多年磨砺,十多年耕耘,宝鸡城市环境由大绿变成了大美,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宜居条件更加优越。万紫千红总是春,艰苦的创建过程使宝鸡市民收获颇丰,取得的成绩更大,宝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