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27 11:01:53来源:作者:何涛
来源:锌媒体 河南省教育人才学会 热浪新闻
近日,随着新一年纪检监察工作部署落地,高校领域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其系统反腐工作正式步入全面且深入的整治阶段。中纪委对高校中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予以严厉批评,强调该现象严重破坏校园生态、阻碍教育事业发展,整改迫在眉睫。
目前,部分高校行政机构办事流程繁琐,效率极为低下,部分行政干部态度傲慢,将校园变成 “衙门”。在学科建设方面,个别学科 “大佬” 以师生、同门关系为纽带,构建封闭利益 “圈子”,致使学术资源分配不公。更有甚者,个别高校领导和教师将社会商品交换原则引入校园,利用学术资源攀附权贵,严重损害学术的纯洁性。
行政权力主导资源分配,导致部分教职人员过度追逐 “官职”。一些 “双肩挑” 人员既凭借领导身份参与学术资源分配,又利用行政权力打压学术对手,引发干群矛盾。还有部分人作风专横,公然违反议事规则,在关键岗位任人唯亲、欺上瞒下,在高校内部引发诸多争议。
以同门情谊打造的利益圈子在高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重大科研基金、科技奖项和人才项目评审公正性。部分高校在研究生招生中执行 “双重标准”,加剧教育不公平。若此类 “圈子” 得不到有效约束,易演变成派系,引发行政权力和项目利益争夺,扰乱高校正常秩序。
部分高校教师本末倒置,将大量时间用于跑项目、要经费,无心教学科研。甚至出现 “学术包工头”,异化师生关系。还有教师不重教学重创收,领导干部热衷应酬,忽视学校管理与建设,严重影响学校发展。
高校官僚主义难以根治,主要原因在于行政权力过度集中,为其滋生提供了温床。高校 “熟人社会” 特征明显,“山头” 文化盛行,“人情大于天” 的不良风气导致 “劣币驱逐良币” 现象频发。同时,纪检监察部门在监管 “四风” 问题时,面临人手不足、监督措施单一、执纪问责偏软等问题,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监督力度亟待加强。
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根治官僚主义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义重大。相关部门将坚持 “当下改” 与 “长久治” 相结合,一方面针对突出问题迅速行动,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另一方面从制度建设、监督机制完善、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建立长效治理机制。通过加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分配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完善监督体系,引入多元化监督主体,创新监督方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构建良好的校园生态。
后续,将持续关注高校系统整治工作的具体举措与成效,及时为大家带来最新报道。
作者: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