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对种植中药材信心不足,建议政府在前期加大产业扶持","集镇供水管道积淤严重,得赶紧清淤治理!"在汉阴县平梁镇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现场,村民们围着人大代表你一言我一语。自今年1月启动民生实事项目征集以来,这样的场景在全镇21个村(社区)不断上演。目前,已收到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建议34条。
走村入户听民声:"老张,您上次反映的灌溉渠漏水问题,这次我们专门请相关负责的部门一起来看看。"镇人大代表宋静带着人员来到西岭村,和村民围坐在院坝里讨论。这样的"板凳会"已成为平梁镇民生征集的特色场景。镇人大主席团组织88名代表开展"敲门行动",通过"院坝会""田埂访谈"等形式,走遍全镇5623户家庭,用沾着泥土的笔记本记下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
联合问诊解难题:在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农业站干部正和村民代表就中药材扶持项目展开论证。"扶持按照多少元一亩?亩数达到一定谁来种植?"这样的"民生会诊"每月都在进行。镇政府建立"四方联审"机制,组织人大代表、职能部门、村两委和群众代表共同研判项目可行性,确保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今年筛选出的12个候选项目,个个都有详实的成本测算和受益群体分析。
实事办实惠民生:顺着新修的柏油路走进清河村,村民老张装满满满的两大筐笑着说:"现在去集镇卖菜再不用看天吃饭了。"这是去年票决项目落地的一个缩影。三年来,平梁镇通过民生实事项目建成产业路16.2公里,改造供水管网30公里。
民生实事不是写在纸上,而要刻在群众笑脸上。下一步平梁镇人大主席团将建立项目全过程监督机制,组织代表开展"季度问效",确保票决出的每个项目都成为经得起检验的民心工程。如今,行走在平梁镇的田间地头,"有事找代表"已成为群众的新习惯,民生实事的春风正吹进千家万户。
作者: 刘丽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