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饶峰镇:民生“小切口” 人大“大作为”

时间:2025-03-31 15:56:59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

在改善民生的漫漫长路上,石泉县饶峰镇人大精准聚焦,将目光牢牢锁定在群众身边看似不起眼、却又关系重大的“关键小事”上,通过大力推行民生微实事速办制,以“小、快、灵”的独特模式,构建“问题收集-快速响应-闭环管理”的全链条工作机制,把群众身边的点滴诉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群众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精准定位“微实事”,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

为将民生微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饶峰镇人大组织代表深入各村(社区),广泛开展调研,主动倾听群众心声,秉持“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结合当地实际,将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改善、弱势群体帮扶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民生微实事办理范畴。2025年2月18日上午,饶峰镇集镇社区一户居民家中下水道堵塞,污水不断从地漏涌出,刺鼻气味弥漫整个屋子,其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无奈之下,他向镇人大寻求帮助,镇人大迅速启动速办机制,组织人大代表前往现场勘查,代表们仔细检查了下水管道走向,深入分析堵塞原因,随后立即联系专业施工人员展开疏通工作,然而,堵塞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常规疏通手段难以奏效,代表们与施工人员现场商议,决定对部分管道进行开挖检修,经过数小时的连续作业,下水道终于成功被疏通,居民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对代表们连声道谢。此次下水道疏通工作,是饶峰镇人大“靶向式”服务的生动实践,这种服务模式,既避免了“撒胡椒面”式的资源浪费,又精准对接了群众需求,让有限的资源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切实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创新构建“快车道”,让问题解决更有效率

为破解民生事项办理周期长、效率低的难题,饶峰镇人大以代表联络站为核心枢纽,制定“群众点单-代表接单-站所办单”的三级响应机制,积极拓宽线上线下双向反馈渠道,真正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的“快车道”。同时,全力推动“三快”工作机制落地生根,一是快速收集,依托代表联络站、石泉县人大代表云家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多管齐下,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反映问题;二是快速研判,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全面梳理,按照轻重缓急分类筛选,对于突发紧急的民生问题,立即启动速办流程,对于能够较快解决的一般性问题,安排及时办理,对于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制定长远规划,逐步推进;三是快速交办,建立“镇人大主席团督办、职能站所领办、村(社区)协办”的责任体系,对每一项民生诉求明确办理时限和质量要求,做到环环相扣、责任到人。如今,“三快”工作机制已在饶峰镇全面铺开,众多民生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也为饶峰镇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全程监督“问实效”,让民生诉求更有保障

为确保每一项民生微实事都能精准落地,饶峰镇人大将民生微实事办理情况纳入代表监督重点,通过定期视察、听取汇报、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对民生诉求解决的进度和质量全程跟踪,真正做到民生微实事有人管、有人抓。“监督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确保每一件民生微实事都能真正落到实处,办到群众心坎上。”镇人大代表邓龙庆的话语道出了监督的核心要义。据统计,自推行民生微实事速办制以来,镇人大已累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饶峰镇人大通过推行民生微实事速办制,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让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变成了暖心事、舒心事。正如一位群众在意见反馈中写道:“现在有了人大代表帮我们说话,让我们急难愁盼的事得到了高效解决,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这质朴的话语,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的为民初心,也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