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13 09:51:58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
去年以来,旬阳市赵湾镇人大不断加大“一镇一品牌”创建力度,把创新提出的“三个一工作法”落实落细、走深走实,让全体人大代表通过“三个一工作法”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体现出履职动力更大、劲头更足,特别是在“小板凳”议事中,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小微急”之事,
以“拉家常”“面对面”的形式向广大群众传达党的“好声音”、开展各项政策宣讲,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合理诉求,真正把群众的“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受到了群众好评和赞许。在赵湾社区,镇人大主席和代表联络站站长组织部分群众围坐“小板凳”学习与议事相合,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传镇党委、政府人居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提升的目的和意义,并就群众关心关切“赵枫公路”修复、烟草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及人居环境整治具体措施等方方面面进行解读。现场听取群众反映的呼声和难题,耐心为群众答疑解惑,切实做到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办民事,把群众的事去“做实”、办“称心”、办“满意”。
为有效破解全岭村四组4户居住在211国道旁人居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有效化解矛盾、排除困难,把“急难愁盼”之事办好办实。市镇两级人大代表、镇党委书记亲临一线、现场办公,深入到群众中去,围坐在农户院场,倾听住户和村干部的心声,让他们敞开心扉,提出具体诉求,找出问题症结。在沟通、交流中达成共识,形成统一意见,列出实施方案,落实解决办法,彻底根除了“脏乱差”问题。达成联村领导督战、站办所干部协办、村组干部落实、农户自己实施“四个一”落实推进方案,按照时间节点、统一规划标准、一步实施到位,达到“亮、美、净、绿”要求。这一围、这一坐、这一沟通,拉近了与群众的感情、增添了群众话语权、让群众倾诉了心声,具体想法和存在困难也得到了有效落实和解决。
“小板凳”上化“小微急”。镇人大代表、马蹄沟村党支部书记在了解群众用水不足等问题后,立即组织“院落会”解决实际问题,群众围坐在一起,集思广益,提出好的建议。原因是受去年暴雨影响造成管道淤塞,有的群众对用水疏于管理造成的。不搞大会、立行立办,用“板凳会”形式,凝聚民心,共话良策,迅速解决了群众用水不足问题。“小板凳”上化“小微急”。
“小板凳”上化“纠纷”。镇人大代表、赵湾司法所长深化拓展“精细化”“网格化”管理体系,积极引导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缘、地缘、情缘”等优势,采取“三级联动”方式,利用“小板凳”群众工作法全力做好环境整治、社情民意调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救助帮扶等民生服务工作,成功调解村、社区邻里关系、地畔纠纷、赡养老人等问题,得到了群众肯定和赞扬。
院落会、院场会接地气、讲时效,达到了立行立解决、立落实、快办结、快处理的好效果。赵湾镇人大代表用“小板凳”代替“会议室”,用人大代表“走下去”代替群众“跑上来”,让群众“等待办”转为“及时办”的灵活方法和形式,使围坐“小板凳”的院落会、院场会成为今年与群众工作联络的主流,架起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拉近了相互交流、沟通的距离,第一时间、第一速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让群众得到更多便捷、便利的实惠。
作者:刘家群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