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 擘画生态新图景——宝鸡金台区人大以法治监督与创新实践护航生态建设

时间:2025-03-04 17:50:42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征程中,宝鸡市金台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以法治为基、监督为刃、代表为桥,探索出一条“法律监督+民意驱动+协同共治”的生态治理新路径,为绘就美丽中国“金台画卷”贡献人大力量。

法治监督护航 筑牢生态屏障

区人大常委会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构建"全链条监督+全过程问效"的监督体系,以法治刚性护航生态建设。每年常委会会议固定听取区政府生态环境状况报告,会前“清单式”调研,组建“专业代表+技术专家+群众观察员”的调研组,对重点排污企业、重要河流开展“穿透式”调研,收集一手资料,形成数据翔实的调研报告;会中“靶向式”问询,围绕空气质量改善瓶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难点症结,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追根究底,政府部门直面回答;会后“销号式”督办,以审议意见为“指挥棒”督促政府整改落实,通过季度听取整改汇报、组织代表“回头看”、引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确保监督成果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

通过持续有力监督,政府制定出台了《金台区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金台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管控与治理方案》等文件,完成6家大型涉气企业环保设施改造升级,建成重点商圈餐饮油烟在线监测平台。2024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1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2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5%,法治监督成效充分彰显。

践行为民初心 实事惠及民生

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紧扣生态环境领域民生关切,建立完善“民意征集-项目票决-过程监督-成效评议”的民生实事全周期监督体系。通过人大政府“双联动”、线上线下“双通道”征集民意,将金陵河幸福河湖、龙丰滩区治理、北坡公园提升等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纳入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在区人代会上经全体代表票决确定为民生实事项目,实现“民生跟着民声走”的生态治理新图景。项目实施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构建“实地检查—民意收集—反馈优化”的监督闭环,组织代表对金陵河幸福河湖、龙丰滩区治理等项目开展专项督查12次,实地勘查水生植物种植、护坡加固等施工细节。根据群众意见建议,协调相关部门增加休闲座椅,完善照明设施,提升周边休闲功能,使滨水绿道成为“会呼吸的生态客厅”。

凝聚代表力量 织密监督网络

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植根基层、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依托全区34个代表联络站,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环保监督哨所,方便群众随时进站反馈身边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噪音扰民、垃圾清运、餐饮油烟扰民等165条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得到快速解决。开通“环保监督直通车”,人大代表定期进站梳理餐饮油烟扰民、工地扬尘治理等生态环保共性问题,提交区人大常委会作为监督议题,实现民意与监督无缝衔接,让“小事即时办、难事跟踪督”成为工作常态。

擘画生态愿景 续写绿色篇章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金台区人大常委会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法治之笔绘就生态底色,以创新之力拓宽惠民路径,以监督之效筑牢绿色屏障,让繁星闪烁、清水长流成为金台常态,让鱼翔浅底、鸟语花香重回市民身边,为书写美丽中国的“金台答卷”贡献人大力量。


作者:孙 浩

编辑:许沥心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