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担当在行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在陕全国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活动

时间:2025-03-03 09:47:00来源:陕西人大公众号作者: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担当在行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

在陕全国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活动

履职脚步丈量责任担当,真抓实干共谱发展新篇。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部署,2月28日至3月2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在陕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紧扣深化“三个年”活动和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和数字经济等情况,在铜川开展集中视察活动,为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依法履行代表职责做好准备。

 

位于铜川市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区的隽美经纬电路有限公司分三期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前列、西北规模较大的专业从事柔性线路板、软硬结合电路板及电子元器件研发、贴装、生产的大型高科技企业。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科研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果,目前已申请获取专利91项。

“手机、家电,包括特殊领域都有很大的需求,发展方向是对的。”全国人大代表赵玉龙向企业负责人详细了解产线布局和产能。

“产教融合对接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赵玉龙表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应进一步加深,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通过共建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形式,加强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隆基绿能年产12GW单晶电池项目是铜川市近年来单体投资最大、关联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项目,建成后将拉动铜川全市光伏、新能源电池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入驻后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张修社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专精特新企业政策服务体系,全要素保障专精特新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铜川是药王孙思邈故里,陕西兴盛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把传承、创新、质量、科研作为立足点,形成了中药种植、中药加工、医药配送、养生保健等关联紧密的医药产业集合体。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全国人大代表王静建议,要推进中医药产业建圈强链,增强整体稳定性、创新性与抗风险能力,使产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同时借助铜川人文地缘优势,深入挖掘与中医药相关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事、传统方剂,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药与老百姓的结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全国人大代表崔荣华建议,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普及中药基本知识、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社区、乡镇设立中医药服务点,提供中医药咨询、处方、煎药等服务,方便老百姓获取和使用中药。

“罐罐墙、磁片路,炉火不断烧千年。”近年来,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完善非遗工作体系,挖掘非遗传统项目,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每年组织开展各类非遗相关活动20余次,培育陶瓷艺人200余人,带动全镇从事陶瓷制作人数达到600人,“指尖技艺”已经转化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指尖经济”。

 

“古村古镇保护利用既要‘守旧’,更要‘创新’。”全国人大代表方燕建议,要做好非遗工坊提升、传统民居修复、古镇风貌和传统村落保护等项目,积极推动陶瓷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在讲好古镇故事的同时,鼓励引导群众通过自主经营、订单生产、入股分红、劳务用工等方式增加收入,让生生不息的炉火映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代表们表示,要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全省发展大局、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结合陕西实际特别是视察了解的情况,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发展之策、多谋创新之举,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代表力量。

记者:王晓辉

编辑:李彬宁

责编:魏小平

审核:黄 朴

来源:陕西人大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