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双河镇提升“四种能力”建设高质“代表队伍”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4-12-12 09:39:45 阅读量:

为强化人大代表素质建设,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引代能力和扎根农村创业精神的人大代表队伍,今年以来,旬阳市双河镇人大通过提升四种能力,以实现乡村振兴“富民强镇梦”。

提升学习能力,建设学习型人大代表队伍。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人大代表参加履职学习,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要求。双河镇人大结合全镇人大代表的思想和实际工作情况,开展各代表小组“月学习讨论交流”“学在身边”活动,让表现突出的同志担任主讲;开展了“我为选民办实事”的大讨论活动,让人大代表结合本村、本单位实际,围绕“双河发展的优势、发展的出路和推动双河快速发展我该怎么做”等主题展开讨论,梳理出21条合理化建议。同时建立学习考评制度,通过查阅学习记录、审阅民情日志、撰写心得体会、通过代表小组活动定期组织交流等方式,做到以评促学,以学促干。

提升服务能力,建立服务性人大代表队伍。在全镇开展“党在心中,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再增感情”为主要内容的人大代表以服务促发展活动。强化人大代表的宗旨意识,打造一支便民服务队伍。全镇21个村社区以代表小组联络站为单位设置方便群众办事的“便民服务室”,并定期安排代表驻站办公;成立了21个由人大代表、党员和民兵致富能手参与的为民服务队,为社会弱势群体、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据统计,截止目前为群众办实事126件,开展帮扶活动,帮助150余户“三类户”、烈军家属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努力做到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和服务发展,真正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

提升发展能力,建设务实性干部队伍。该镇人大完善了人大代表联系点制度,深化落实为民办事公开承诺制,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在群众中的满意度。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抓落实活动,根据该镇农村产业发展的良好势态以及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蓬勃兴起,设立“生态农科园区”人大代表联系点,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在人大代表联系点开展“一季一走访”“半年一座谈”“一年一实事”等举措,实现人大工作与惠企纾困“互嵌式”推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探索出一条“人大代表活动+企业营商服务”履职模式。人大代表深入企业和商户,以“身边事”解读“大政策”,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围绕创业就业、消防安全、电商反诈等方面进行宣讲;倾听农村小微企业的呼声,了解发展诉求和困难,协调相关部门推进问题解决。助推了集镇菜市场周边便民卫生间安装、高坪社区观塘沟口桥面减速带设置、早阳村安置点楼道杂物、安全通道疏通、集镇污水管网改造提升等工程的落地实施,组织6名具有村医身份的人大代表履行“双岗”职责,为农村居民开展义诊志愿服务活动3场,为近800人提供医疗服务……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以“混合编组、多级联动”的形式,实地走访调查,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实。镇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项目,新发展生态农业、畜牧园区、特色养殖、双河富硒大米加工厂、页岩制砖等企业9家,解决了1760多名群众就业问题,富裕了当地百姓,盘活了地方资产。

提升拒腐防变能力,建设廉洁性人大代表队伍。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敲响廉洁警钟,防微杜渐守初心,不辱人民代表使命,为树人大代表清白形象,镇人大深入全镇各人大代表小组、和联络站定期开展代表活动,同时安排代表定期述职,查摆问题,互相帮助,达到“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同时在全镇建立人大代表绩效考评档案,助推人大代表 工作作风与时俱进,提高对廉洁自律必要性的认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高举人大代表的“清廉旗帜”。(通讯员:王全洲)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