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27 17:19:03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
2月25日,安康汉滨法院执行局成功执结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通过善意文明执行,让矛盾得以化解。
2020年4月7日,杨某在向史某提供劳务期间意外受伤,引发了赔偿纠纷。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由史某分期支付35万元的调解协议。但在支付13万元后,史某以家庭困难为由无法继续履约,杨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剩余款项。
执行过程中,承办法官敏锐发现案件的特殊性,申请执行人急需医疗费用维系治疗,而被执行人确因客观原因陷入经济困境。面对“两难”局面,执行团队没有简单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启动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组织双方调解。
承办法官带领团队分头开展“背对背”调解工作,一方面为史某分析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引导其主动筹款;另一方面向杨某详细说明史某的财产状况,争取理解空间。经过长达十余小时的工作,史某当场筹措8万元,并联系亲友提供执行担保,承诺剩余款项按季度分期偿还,两年内履行完毕。同时,为确保协议履行,承办法官建立了“履约监督台账”,通过定期回访、动态监管等方式督促义务履行。
此案是汉滨法院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司法为民宗旨的生动缩影,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执行干警用耐心和专业,在法律与人性之间寻找平衡,让冰冷的法律条文有了温暖的底色,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者:张金鑫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