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20 17:19:23来源:西安中院作者:
和谐、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是人民群众获得安全感的前提和保障。今年以来,西安法院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不断延伸司法触角,努力提升法治“供给”质量,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法治温度”。
2月20日,《法治周末》以《西安法院不断优化法治服务供给》为题,对西安法院扎实履职、尽责担当,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进行了报道。
全文如下:
西安法院不断优化法治服务供给
2024年推出11项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
(记者 卢伟)
优化营商环境,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的营商环境3项指标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设立西安市企业重整服务中心,率先入驻“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中央法务区),为其建设赋智赋能;西咸新区人民法院揭牌履职,开启了司法服务国家级新区建设崭新篇章……一年来,西安法院扎实履职、尽责担当,主动把审判、执行工作放在西安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大局中谋深做实,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
2024年,西安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7.65万件,审执结42.27万件,占全省结案总数的41.11%;一年半以上长期未结案清零,一审判决案件发改率2.42%,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执行到位金额625.73亿元,占全省法院57.58%,全市执行到位率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第一。
走进基层服务大局精准有力看成效
“请A001号前往1号窗口办理业务。”伴随着亲切的语音播报声,2024年12月20日早上9:00,西咸新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迎来了第一位当事人。
“王某从我这儿借了5万元,三年多了,年年要,一直不见还。我要起诉他。”家住秦汉新城的李女士一进门就直奔立案窗口。
“女士您先别着急,您的借条原件带了吗?”工作人员亲切地接过李女士的诉讼材料,开始进行审查。
以上是西咸新区法院揭牌后首个工作日的场景。当日,诉讼服务中心共接待当事人119人次,受理审查材料118件(次)。“西咸新区法院的设立对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审判体系一体化的形成更加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助力打造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西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雷说。
2024年,西安法院纵深推进“两行动、两措施”(开展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信访积案化解攻坚专项行动以及实施依法服务保障科技创新若干措施、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十条措施),推出11项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审结商事案件9.37万件。坚持善意文明司法,及时为努力还债的企业修复信用182件次,帮助企业融资增信、纾困解难、重启新程。
审判质效显著提升
西安法院立足审判主业,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力求在审判提质增效上取得新突破,让司法服务更加贴近民心、顺应民意。
2024年以来,西安中院建设审判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建成司法数据中台,审判法庭率先接入智能化省级平台,基本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目标,数字法院建设跃升至全国法院第一梯队;建立大数据分析报告机制,制定刑事涉财产刑部分执行、婚姻家庭、物业纠纷等8个方面的裁判指引,发布审判白皮书6份,全年制发司法建议526件,形成系统治理供暖问题等45件综合类司法建议,均被相关部门采纳。
同时,西安法院全面加强速裁审判,适用简易程序结案15.73万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结案8232件,推动8类案件诉前开展司法鉴定,民事案件平均审理时间同比缩短10天,降幅12.28%;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和特殊整治,审执质效指标整体达标率94.44%,工作成效位居全省法院前列;进一步健全一站式、全覆盖、跨时空的诉讼服务“全科门诊”,123项诉讼事项实现在线办理,80.5%的案件实现网上立案,81.79%的诉讼文书实现线上送达。
保障民生更有“温度”
西安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生福祉,以“如我在诉”的理念办理好每一起案件。
2022年7月,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陆续受理了一批金芒公司(化名)诉暖气用户的供热合同纠纷案件,涉及被告群众千余名。
“暖气没享受上,还成了被告,供热公司倒还有理了?”听到被起诉的消息,60多岁的业主薛某气不打一处来。
不只是薛某,1700余名业主几乎都给出了相似的抗辩理由。莲湖区法院高度重视此案,法官多次与当事人进行庭前沟通,走访小区,终于发现了症结所在。
原来,案涉小区此前大多通过单位自备锅炉供暖,不用交纳暖气费,但“三供一业”改造后,很多业主感觉供热服务与之前的供热服务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才拒绝交费。
“我们是响应政府号召接手的小区供暖事务,本就有公益属性,利润微薄。法官您再看看这些小区,大部分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家属楼,管道早就老化,供暖自然费劲啊。”金芒公司负责人袁某解释道。
“供暖时间段不达标”“房屋都没人住还要全额收暖气费”……
在汇总了全部案情后,莲湖区法院整理出具有普遍代表性的业主诉求,积极探索“示范判决”工作模式,形成了8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示范判决。西安中院二审均维持了原判。
最终,在以示范判决为引领、释法析理为补充的双重作用下,供热企业和业主们理清了法律关系,许多业主主动交纳费用,供热企业也主动撤回了数百件起诉。在成讼的1712件案件中,判决仅有23件。
同时,西安中院制定的《供用热力合同纠纷裁判指引》对供热合同纠纷案件的特点等进行全面阐释,并就“串联式供热收费标准”等14个方面的疑难问题提出明确指导意见,在全市法院范围内进一步统一司法理念。2024年全市新收一审供用热力合同纠纷案件数量同比下降63.69%,群众温暖过冬的幸福感一年比一年强。
2024年,西安法院更新理念化解民事纠纷,审结民事案件24.14万件,准确适用民法典新制度新规则,以公正裁判回应群众关切、树立行为规则。
“西安法院将持续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的纠纷领域中,集中司法资源,不断优化法治服务供给,积极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赵雷说。
来源:西安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