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看法院 | 《人民法院报》:“请进来”“走出去”,心贴心共话未来

时间:2025-02-19 22:28:38来源:西安中院作者: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人民法院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人民法院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力量源泉。

2月19日,《人民法院报》以《“请进来”“走出去”,心贴心共话未来》为题,对西安法院不断加强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多渠道、多维度倾听代表委员声音,真诚沟通,最大限度凝聚共识,让民情民愿“落地有声”、民心民意“开花结果”,助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报道。

全文如下:

 

“请进来”“走出去”,心贴心共话未来

(本报记者 许颖 本报通讯员 顾晗 彭晗)

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观法院,集中走访代表委员共话法院发展……近期,陕西省西安市两级法院广泛开展各种“请进来”“走出去”活动,联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自觉接受监督,回应社会关切,实现法院与代表委员之间的“双向奔赴”。

 

西安中院集中走访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举行座谈会。资料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朱晓丽(中)参观西安中院融媒体中心。资料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祁志峰(左)与西安中院院长赵雷(中)、政治部主任邓晓宇交流文化

走进基层看成效

“诉服大厅布局合理,群众办事很方便。”

“作为一名教师,看了‘曦荷心语’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能感受到碑林区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的贴心和爱心。”

2024年12月30日,全国人大代表付浩、白桦,陕西省人大代表任玉荣、政协委员李加武,西安市人大代表李俊杰、政协委员杨屹崐,碑林区人大代表徐旺国、政协委员侯江波一行走进碑林区人民法院开展调研。代表委员先后参观了碑林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曦荷心语”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及少年法庭,深入了解该院诉讼服务建设、青少年司法保护工作开展的情况。

“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主要涉及哪些方面,能不能举例?”

“法院在促进司法公开方面主要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在随后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面对代表委员的提问,碑林区法院相关负责人分别予以解答。座谈会氛围融洽、沟通坦诚。

“碑林区法院秉持‘如我在诉’意识,探索实施‘调审直连’审判模式,积极融入西安法院‘1﹢45﹢N’多元解纷工作体系,开展‘无讼社区’建设和金融不良债权核销预查证明制度试点工作,积极融入社会治理,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付浩对碑林区法院的创新举措称赞道。

集中走访听建议

2025年1月14日至15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雷带队,先后前往蓝田县、雁塔区集中走访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

座谈会上,西安中院相关负责人通报了西安中院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与会代表委员对西安中院大力提升审判质效、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及拓展法院战略布局、强化民生司法保障等工作予以肯定。

市人大代表方园平认为:“西安法院的工作情况报告内容翔实、催人奋进。”

市政协委员白瑾表示:“西安中院2024年成绩斐然,我们与有荣焉。”

市政协委员赵朋伟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法院付出了巨大努力。”

与会代表委员还结合各自工作领域,积极建言献策。

“可以发挥退休法官余热,强化诉前调解,从源头减少诉讼案件。”

“建议加强律师调查令工作”。

“新型骗局频发,希望法院加强普法工作针对性。”

……

一条条建议,切实中肯,具有建设性。赵雷对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逐一回应,对代表委员的关心支持表达了感谢,并表示,全市法院案件增幅连续3年下降,案件总量实现10年来首次下降,取得了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成绩,但与党和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还有差距,依法实质解纷的能力需要继续提升,审判管理机制尚需完善,相信在代表委员的支持与监督下,法院工作将持续发挥长处、补齐短板、不断迈上新台阶。

共话发展谱新篇

2024年12月30日至31日,全国人大代表朱晓丽、全国政协委员祁志峰走进西安中院展开调研。

既是全国人大代表,也是科研专家,专注农业环保科研创新17年的朱晓丽此行目标很明确,想了解西安法院如何司法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科技法庭、涉外法庭……每到一处,朱晓丽都深入了解相关工作机制和成效。在切身感受了西安中院智慧、便民的诉讼服务,实地参观现代化执行指挥体系后,朱晓丽表示,这次调研活动搭建了有效沟通桥梁,自己对人民法院有了全新认识。

“这部《律动心弦》获得了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知识产权电影短片推介。它改编自西安中院审理的一个真实案例,是法院及时适用‘行为保全’措施,引入‘技术调查官’工作机制,为创新者撑腰,还清白者清白的生动展现。”在朱晓丽认真观看了西安中院原创微电影《律动心弦》后,赵雷介绍道。

赵雷表示,近年来,西安中院聚焦司法赋能高质量发展,从设立西咸新区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到成立“双中心”司法服务保障基地,从立足“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中央法务区)成立西安市企业重整服务中心,到优化司法布局设立陕西西咸新区人民法院,再到发布一系列司法服务保障举措,西安法院找准发力点,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高水平的法官队伍、专业化的知产审判体系、经得起检验的裁判结果,西安中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果斐然。”朱晓丽对西安中院护航新质生产力的工作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

拍摄过电影、筹建陕西文学创作基地的祁志峰则将目光放在了西安法院的文化建设上。

座谈交流中,赵雷向祁志峰详细介绍了西安法院文化建设情况。赵雷表示,近年来,西安法院坚持根植一线,从审执工作所见所闻、人民群众所期所盼中深化提炼形成文化作品。迭代升级文化品牌,打造“西心‘He’护”等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创作了一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作品。2024年,全市法院获得各类国家级表彰38项,这与法治文化建设形成的强大引领力密不可分。

具有演播、虚拟直播、媒资管理等功能的西安法院融媒体中心,集党建、图书借阅、读书沙龙等多用途于一体的法官干警交流平台……在沉浸式体验西安中院的特色文化阵地后,祁志峰表示,西安法院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利用网络电影、微电影、短视频等新的文艺形态,增强传播效果,创新文化阵地布设,亮点纷呈。他还表示,希望西安法院能和更多的专业人才建立起广泛联系,认真听取文化艺术界、新闻出版界委员等各方面意见建议,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法院文化建设。

“代表委员的嘉言、灼见和良策,是我们提升的支点、前进的动力。”赵雷对代表委员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下一步,西安法院将对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逐条分析,仔细研究,持续强化接受监督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切实把意见建议转化为改进审判执行工作的有力抓手,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以高水平的代表委员联络工作促进法院高质量发展。

来源| 西安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