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故事——与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师生一席谈

时间:2023-04-27 11:28:04来源:作者: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有幸应图书馆、校团委之邀,在咱们汇思空间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读书故事。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于读书的好处,很多名流大家都不吝文笔宣讲过:迟子建说,书籍是无声的音乐,是绚丽的绘画,是巍峨的建筑;毕淑敏说,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的浓缩的欢愉因子;梁实秋说,对于一般人而言,读书是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毛姆说,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你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因时间关系,我就不再赘述了。

我想说的是,网络时代,泥沙俱下,读书这件事,还需大家要重新看待。因为身居这个瞬息万变的数字化时代,我们面对的是信息过剩,传统的读书变成了刷视频,各式各样的客户端、号、网,尤其是短视频的普及让传播的门槛大幅降低,一些识字不多的人不仅可以通过抖音等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甚至还可能成为网红。

但是漫无目的涉猎(包括阅读非原创的传统纸质图书),或被动接收平台推送的以消遣为主要目的的碎片化内容,并不能取代“读书”。我们知道,读书比网上碎片化学习更有利于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更有助于培养缜密的思维,及带来有深度的思考和创造。所以,读书永不过时,我们不妨从电子屏世界解放出来,抽出一些宝贵时间真正地用来读书。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把人生际遇分为三个境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而我的读书际遇及思想境界,虽比上王国维先生那么高深旷达,但细究起来大致可为四个阶段,或四个层次,通俗地说,即:痴迷画册的童年、酷爱文学的少年、诗情洋溢的青年、学以致用的中年。这四个阶段,对于我,每一次人生的转变和思想的提升,基本上都离不开一本的书引导。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与各位分享一些读书的真实感受。

 

天真童梦被一本画册唤醒

6岁时,我到邻村的姑妈家走亲戚。当时,年轻的姑妈正在村办小学教书,就把我带到学校玩。为不影响教书,姑妈就在学校附近的商店了给我买了一本小人书《抗金凯旋》,把我放到她那昏暗狭窄的办公室哄我玩。我那时还没上学,不认识画册上的字,就只好一页一页地翻看里面的图画。好在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讲起岳飞大战金兀术的故事,所以一看到画册里那个高大勇猛的将军就认定是岳飞。事实上,那本画册的故事主角就是岳飞。这个境况已过多年,但我到现在都不明白,那时年幼无知的我到底从哪里学来的“先知先觉”本领,怎么竟一见钟情、一见如故式地把一本一字不识的小人书看完?总之,那一个下午,我是怀着有生以来最好奇最迫不及待的心情,一口气津津有味地把那本画册翻了个滚瓜烂熟。

小人书里讲的是岳飞击败金兀术铁浮屠的战役,是历史上著名的郾城大捷。这场爆发于绍兴九年的大战,与其说这是一场两军展开阵势之后的会战,不如说是一场金兀术依仗其麾下铁浮屠、拐子马两支精锐骑兵部队,悍然发动的偷袭战。这种依靠骑兵对敌人指挥枢纽进行手术刀式打击的战术,曾是金国屡试不爽的拿手好戏。但在郾城之战中,由于岳飞指挥得体,岳家军训练有素,偷袭失败后的金兀术,不得不咽下战争失利的苦果。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图书,也是我长这么大所度过的一个最幸福最充实的下午。我不知道那个下午怎么过得那么快,好像一转眼天就黑了,而我还没把那本画册看舒服。直到姑妈把课讲完来办公室叫我时,原以为平时淘气的我十分安静地睡着了。她做梦都没想到我竟在那个酷热的下午表现得那么沉静,好像突然长大了,懂事了,不闹人了。更使她惊奇而心疼的是,当时我瘦小而稚嫩的小腿肚上趴了很多跳蚤和蚊子我都不知道。最后,还是她大叫着用粗实的巴掌使劲帮我打下去的。

我至今记得,姑妈那通红的手掌上粘着一股腥气很大的血,血迹上匍匐这一只个想逃跑的跳蚤和一只粉身碎骨的蚊子。我睁大眼睛看着那只血红的跳蚤,被姑妈咬牙切齿地送到嘴里,咯嘣一声就不见了。我这才从那杀声震天的刀枪剑戈中回过神来。

通过这本小人书,让我从此对中国的历史,尤其宋朝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我日后创作长篇小说《掉枪河传》提供了很多故事素材和精神动力。

文学少年带着伤感进京城

我10岁那年上小学三年级,因为第一篇作文《课间十分钟》写得好,语文老师杨文珍送给我一本破旧的作文书,我就视若珍宝带回家读。那本作文书有20多篇文章,我利用一周时间细嚼慢咽地“啃”完,虽然看得很仔细,但只有对书末那篇《山那边有座北京城》的文章记忆犹新。文章是燕山脚下一位农村小作者写的,说他的爸爸在北京城里工作,他有机会跟着爸爸到首都北京去过几次,看了城里很多名胜古迹深受鼓舞,就立志好好学习,长大了一定像爸爸那样在北京城工作。他春节去邻村的舅舅家走亲戚,将爸爸带他到北京城的所见所闻给比小他两岁的表弟说了,小表弟三岁时失去了爸爸,跟着务农的母亲相依为命,听了表哥的讲说,心里既羡慕又自卑。为了安慰和鼓励可怜的表弟,小作者就给表弟承诺,等到他上学了就让爸爸带他到北京城。谁料,几个月后他那可怜的表弟就因一场车祸而离开了人世,从此成为小作者心中永远无法挥去的痛。

这篇作文从头到尾没什么华丽的词藻,但通过一个山区小学生朴实的文笔娓娓道来,实在感人肺腑。我不知道当时这位小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是怎样的心情,反正我当时读着读着就哭了。

我静静地坐在窗前,带着无限酸楚而惊叹的心情轻轻合上书本,久久地坐着,任泪水默默顺着脸颊往下流。母亲见状,还以为我在学校受了什么委屈或发烧生了病,赶忙摸着我的额头问怎么回事,我竟然一下子扑到她的怀里,大叫一声:“妈,我想到北京!”

母亲惊讶地问去北京干什么,我说想看看山那边的北京城。母亲见我两眼泪花,手握着书本语无伦次,就索性要过书本翻了翻,然后扑哧笑了。她看了几眼那篇文章后,眼圈也红了,然后长叹一声说:“哦,真是岁月无情,意外防不胜防啊,你一定是在同情那位作者的小表弟吧,为他们那没有实现的心愿而落泪……妈理解你,等到暑假了,我就带你去北京,好不好?”

我望着妈妈的脸,使劲地点了点头。于是,我等呀等,盼啊盼,就为那篇文章作者的遗憾,更为母亲的一句承诺,我在度日如年的发奋读书中,终于熬到了闷热的暑假,跟着妈妈乘坐绿皮火车第一次走进了北京城。

因为一本小小的作文书,因为一篇催人泪下的文章,我不仅实现了人生第一次走向外面世界的梦想,而且深深地读懂了世事的无常和生命的宝贵,学会了珍惜时光,尤其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雷厉风行,决不找各种理由拖延误时,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

热血青年从现代诗中走来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这是汪国真风靡数年仍脍炙人口的现代诗《热爱生命》。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汪国真或许是一个较为遥远的名字。要知道,他在上世纪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却是中国最红的文化人之一。汪国真逝世前,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7年7月对“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调查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他名列第一;他的诗集发行量创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他的许多诗句,也都是知识青年们在结交朋友、恋人时最常被借鉴的。

他于1956年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71年初中毕业,进入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七年后,22岁的汪国真考取暨南大学中文系。1985年他的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收到很多读者来信,从而引起出版社的关注,为他先后出版了《年轻的潮》《年轻的思绪》《年轻的风》《年轻的潇洒》等诗集。

可以说,上世纪90年代,汪国真的诗非常流行。虽非家喻户晓,但绝对受年轻人的喜爱,尤其是文学爱好者,基本上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他的诗歌。他的诗朴实无华,清新率真,在平淡简约的意境中,诠释着明净向上的人生哲理。

1999年夏,我刚大学毕业,到西安一家报社去实习。一天,同事拿来一本汪国真的诗集《年轻的潮》,大家就在办公室里传来传去,大声朗诵。因为这本诗集在书店里已卖得脱销,我们就在办公室争着抄写。年轻气盛的我,在采访本上一口气抄了十几首感觉不错的诗。后来,没事的时候就像煮茶酌酒一般细细品味:“我们可以欺瞒别人/却无法欺瞒自己/当我们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青春就不再是一个谜/向上的路/总是坎坷又崎岖/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真是不容易/有人悲哀/有人欣喜/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那种充满冥想快意的美感,真的妙不可言。

那时的我一身书生气,而且还有点自命清高,刚从安谧的校园中走来,对外面的花花世界什么都不懂,外出采访经常四处碰壁是家常便饭。遇到困难和挫折,想不通时就自暴自弃,甚至常常心灰意冷,怀疑自己是不是白上了大学,是不是找错了工作,为什么自己那么笨?

编辑部主任看我情绪低落,一天从早到晚闷闷不乐,就找我谈心。他把我叫到办公室,不是讲大道理,而是给我读汪国真的诗:“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与其诅咒/不如坚忍/在坚忍中积蓄力量/默默耕耘/诅咒无济于事/只能让原来的光芒黯淡/在变得黯淡的光芒中/沦丧的更有大树的精神/飘来的是云/飘去的也是云/既然今天/没人识得星星一颗/那么明日/何妨做皓月一轮”。

我听完,忍不住笑了,敞开心扉对他说:“这首诗好像专门写给我的,如果才华得不到承认,与其诅咒不如坚忍,在坚忍中默默耕耘,真是说到我心坎上了!”

听完诗句,我像打了一支兴奋剂,开始抖擞精神,从迷茫消沉中走出。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再加上夜以继日地发奋努力,我很快适就应了新的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

人到中年最是书香能慰心

《人生》的作者路遥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质朴厚重,给人一种拼搏进取的力量。尽管我已到中年,把这部作品反复看了无数遍,但每次看完都有新的思考和启发,从中获取很多意想不到的教益,让我能够重新认识人生,然后再出发。

这本小说是路遥先生的成名作,倾注了他很多心血。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体现出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看过这部作品的读者,可能有人会讨厌高加林,认为他花心,放弃了一直深爱他的刘巧珍,认为他太过于现实,只想到自己,只想自己能够更好。其实,他也有内心的痛苦,生活在当时的环境下,你如果娶了刘巧珍,基本上一辈子只能生活在农村,过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生活,但是高加林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他不愿意这样过一辈子,他渴望成功,渴望城市的生活,所以他答应了黄亚萍的追求。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的热血青年,他喜欢上黄亚萍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黄亚平不仅漂亮有才华,而且还是一个标准的城市姑娘。两个人经常来往,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和共同爱好,所以彼此吸引。

而高加林对于刘巧珍同样有着致命的吸引,因为他是一个帅气的知识分子,所以刘巧珍喜欢他是很正常的。高加林在人生低谷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有这样一个漂亮、朴实、善良的女孩爱上了他,并且这个女孩的父亲还是村里的“二能人”。于是,思想还不成熟的他,错误地理解了爱情,被感动冲昏了头脑,幼稚地回应了巧珍的感情,开始了这段不纯正不平等的恋情。可想而知,结果只能是悲剧收场。

于是,我常常抚摸书页扪心自问: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路遥的《人生》究竟想告诉人们怎样的道理?

其实,答案就是扉页开题中的那句引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路遥先生在作品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这段话,应该是《人生》最有力的注解。

难道不是么?人生,说到底,最根本的就在于选择!

上大学那阵子,在学校图书馆第一次读《人生》,当时对高加林进城后,放弃善良的农村姑娘巧珍的负心汉形象,愤恨不已。随着时光蹉跎,我成家立业后再认真细读,才开始理解了高加林的处境,明白了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负心汉。在特殊的年代、复杂的环境中,一个农村青年该对未来命运做出怎样的抉择,就算今天的你我,也不一定能比他处理得更好!

如果你觉得高加林辜负巧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那么对比《无问西东》中许老师和妻子淑芬的无性婚姻悲剧,你觉得哪个更可悲?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放在时代洪流中,高加林对巧珍的负心,也算是彼此放手,因为那时候的心境,他已不甘于和一个精神世界不在同频道的农村女孩在一起了,他想到这是以后的生活常态,对于感情这件事,当断则断,不断则乱,这是应该得到我们理解的。他宽容善良,而且看重感情,在张克南家对他造成伤害时,他也学会了忍气吞声和心甘情愿。

爱是什么?爱是成全,不伤害!这就是人生,每一步选择都决定你的一生,当我们在做抉择时,要遵从自己内心,从一而终,且行且珍惜!

从《人生》这部作品中,我读懂了世事无常和命运多舛,人生是一次单程旅行,每一步都要小心。因此,最后我希望大家都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尤其在面临人生的岔路口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和理智,考虑成熟后再做出正确的选择,不管是事业、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爱情亦如此!(根据2023年4月23日在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图书馆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

 


作者:郑长春

编辑:刘一笑

责编:郑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