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院里的师生情

来源: 时间:2022-09-09 10:26:30 阅读量: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桂花的香甜,是生命在热烈绽放,是每段人生旅途开启的气味符号,当历经高考淬炼的学子纷纷踏入心仪的大学殿堂时,检察系统也迎来了一群新的青春面孔。此时此刻,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年前的自己,一时间感触良多。在我看来,一处陌生的环境,一个良好的平台,一段学习的旅程,一次成长的蜕变,即是新生,赋予人生未知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一年前,怀揣正义理想的我,报考了检察系统,在经历“过五关斩六将”后,有幸成为了镇巴县人民检察院的一员。从曾经熟悉的岗位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启了人生另一段旅程。从去年九月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想说的话真的太多……脑海中闪过关键词有点多:焦虑、忙碌、收获、被信任、被鼓励、被期待……这一切,宛如新生。

  鸟类孵化最神圣的时刻,在于从内向外破壳而出,迸发强大生命力的那一瞬。显然,我不是一只“好鸟”,只想在蛋壳包裹的“真空地带”当一只小透明,却不知壳内空气终有穷尽……

  但我又是幸运的,在我彳亍茫然的时候,有人从外帮助我啄破蛋壳,指引我向光而行。从单纯的业务分管到“青蓝工程”启动中执弟子之礼拜其为师,工作上的责任感逐渐升华为师徒间“拜师学艺”的传承,饱含着“望徒成龙”的殷殷期许。一年来,她对我工作方法上的教导、职业方向上的指引、人格品行上的感染,无一不对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她就是我的导师,镇巴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田生桂,一位从检27年、历经业务及行政多个重要岗位的资深检察官。

作为一位女检察官,女性特有的细致稳重让她将“求极致”的检察工作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进院后,我定岗政治部,导师十年余年的政工工作经验,让我在她面前浅薄得几近“裸奔”,偏偏事实证明我又笨拙的可怕。此刻,回想这一年来磨合中的一桩桩一件件,我猜想那被我气得快要心梗时刻怕是不少。

  ——我的每一篇宣传稿件、信息、公文等文字材料,她都不厌其烦的字句把关,力求达到更佳的表达效果,惭愧的是,把“检察”写作“检查”或是“监察”不止一次,那个时候真想学鸵鸟找一堆沙子把自己的脑袋埋起来啊……;

  ——囿于宣传上求新求快,却总是漏洞百出、逻辑混乱,在意识形态环节帮我纠正把关有多少次,我已不记得,但那时那刻的“小不服气”,到后来在别人的教训中恍然大悟,才理解到导师的深厚功力;

  ——一度深陷检察宣传工作不能自拔,一边抱怨为何如此“内卷”,一边却在低效率低质量的忙碌中不思改变,是导师严肃的告诉我,做政工工作站位要高,不能只看到宣传一隅,需要放眼全局考虑工作方向是否正确、需要眼疾心细把握每个部分每个环节的工作效果

  ——当然,更是数次在人事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保密性上对我进行提醒教导。她总是对我说:“作为年轻人任何时候都要加强岗位知识和工作方法的学习,加强自我提升、自我约束、自我塑造……要学着站在更高层次上去思考问题、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

  成长的过程是一点一滴的,有的时候甚至是痛苦的。导师的谆谆教导从听懂到学会,再到付诸实践,这个效果似乎有点不受自己掌控,我还是会在同样的错误上被“抓包”,很多时候都有点事倍功半的感觉,也常常羡慕那些举重若轻的同事们,但静下心来思考,我明白我看起来的“举重若轻”,也定是别人千百次磨炼而来,哪里会有毫不费力的成绩?俗语道:“如果你感到累,那就证明你正在上坡的路上行进,因为只有下坡的时候,你才会感到舒适和安逸。”

  这一年来,尽管自己进步得很慢,但终究是成长的。即使离导师所期待的、自己所想达到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标杆就在眼前,有这样一位导师推着我向前,为我指路引灯,又有何所惧呢?我坚信,路虽远,但行则将至。

  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在这里我以学生的身份向我的导师、向所有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祝福,感谢您们照亮我生命中的每一段路。

  作者:周兴红

  编辑:蒋奇

  责编:郑黎波

  主编: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