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12-05 19:20:03 阅读量:
消除贫困、公平正义,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是我们党始终为之奋斗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他提出的“精准扶贫”等重要扶贫思想,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扶贫理论。只有实现全国70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才能真正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试图探讨实现精准脱贫与实现公平正义在本质、路径、价值追求上是共通的关系,具有同一之处,以期对我们理解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思想有所帮助。
一、实现精准脱贫与实现公平正义在本质上相同一
实现精准扶贫脱贫,从本质上讲,是一次收入再分配的深化改革,其目标是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实现最大范围的公平和合理,并最终回归到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实现公平正义,必然要求实现精准扶贫脱贫,达到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指出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条件,那就是整个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的剥削与两极分化,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然是达到共同富裕、充分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才称得上真正的共产主义。
实现精准扶贫脱贫、实现公平正义,二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减少贫困人口七亿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书写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中国篇章。
精准扶贫脱贫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则,就是“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既不是追求“人人相同富裕”或“人人无条件享有富裕”,更不是“扩大贫富差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提高全社会的致富水平,进行精准扶贫脱贫。
实现精准扶贫脱贫,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当前我们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标志性指标,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摆脱贫困,是可以量化的指标;社会公正,是我们长期的目标追求。第一个百年目标,我们要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第二个百年目标,我们要更加富裕强大,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中国人民的终极梦想,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进入公平正义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实现精准脱贫与实现公平正义在路径上相同一
脱贫攻坚所追求的公平,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追求平均,而是基于现实情况,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方面实现平衡。所谓“精准脱贫”,其核心和路径在于精和准,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
脱贫是精准的脱贫,公正是辩证的公正。精准脱贫是实实在在、真正的脱贫,是落到贫困对对象和贫困地区的脱贫。真正的公平正义不是虚幻的,要看得见、摸得着,要为弱势群体和个体所感受得到。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其追求的目标都是脱贫,但是,基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在生产、搬迁、补偿、教育、社会保障等多个层次实现不同群体的公平,这种辩证的公平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具体体现。
脱贫以精准得以实现,公平以细节得以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要求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现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核心要求。扶贫脱贫只有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脱贫攻坚才能事半功倍。公平公正,是广大群众的不变追求,尤其对那些需要脱贫的群众来说,对公平公正的获得感更是强烈。精准脱贫,真正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感到了温暖,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心,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精准扶贫脱贫中提出的“三率一度”(漏评率、错退率、综合贫困发生率和群众满意度),更是突出了党中央对精准扶贫脱贫过程中公平公正的高度重视。
三、实现精准脱贫与实现公平正义在价值上相同一
实现精准扶贫和实现公平正义,就其本质而言,体现的都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要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中央把精准扶贫脱贫作为国家战略,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价值取向。
实现精准扶贫和实现公平正义,亦是我们党永续执政的价值追求。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续执政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并始终为他们谋取福祉、为社会的公平正义事业而奋斗。党带领我们实现了站起来的梦想,实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梦想。今天,我们党将带领7000万贫困群众“脱贫困、奔小康”,一起去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的复兴梦想,走向强起来的明天。
(陕西省山阳县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长 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