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8-17 19:50:31 阅读量:
办公室作为一个单位运转的中枢和对外的窗口,处于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关键位置,承担着参与政务、管理事务、综合服务的重要职责。从办公室主要承担的办文、办会、办事三项工作任务来看,重点应当是做好以文辅政工作,也就是办文工作。办文是主业、是核心、是龙头,居于首要位置。如果说办会、办事是为领导工作提供事务性服务,那么办文则是为领导工作提供智力性服务,办公室的参谋助手作用,主要体现在办文工作上或以文辅政上。所谓以文辅政,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撰写文稿、办理公文,为领导决策做好服务工作。从广义上讲,以文辅政还应该包括信息工作和调查研究工作。
一、强化以文辅政理念,提高服务决策认识
以文辅政,是检察机关办公室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方式,也是衡量办公室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必须立足于出大主意、当大参谋,既要登高望远,用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眼光观察和认识问题;又要换位思考,站在领导的角度分析研究问题,做到参之有道、谋之有策,真正成为领导的“智囊”。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以文辅政”理念,强化以文辅政作用,切实为领导科学决策搞好服务工作。
一要牢固树立以文辅政的价值观。公文作为检察机关决策的最高形式和指导工作的最权威手段,在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文处理人员肩负着这一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在公文办理工作中,要融入富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切实发挥公文处理工作及以文辅政作用。
二要牢固树立以文辅政的全局观。要紧密结合不同时期检察工作发展实际,从检察工作大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以文辅政的重要性。要立足以文辅政,从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思考工作,参到点子上,辅到关键处,在服务领导决策、推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中作出应有贡献。
二、发挥以文辅政作用,激发公文写作活力
公文工作虽然程序性、被动性强,但不等于没有开拓创新的空间。公文工作仍然要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富于创新性。要以开拓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公文工作的活力。
一是培养创新思维,用创新的观念和办法搞好公文工作。要提高思维层次和思想水平,要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多从实践中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形成新办法。要以开放的眼光,学会学习与借鉴,善于学习他人之长,注意倾听他人工作意见或建议,不断激起求实求新欲望,引导公文工作思路创新、举措创新。
二是由一般的公文服务转变到为领导的参谋服务上来。参谋服务是检察机关办公室全部工作的灵魂,参谋服务的水平直接体现办公室的工作水平。要把参谋服务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想在前,谋在先,真正做到“想领导之未想,谋领导之未谋”,努力拓展视野、提升水平,当好参谋助手,服务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三是由一般的提建议转变到深入调查研究上来。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增强调研工作的前瞻性和紧迫感,紧紧围绕新形势下检察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领导出主意、当参谋,力争有更多的工作建议进入领导决策,转化为以文辅政、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果。
三、提高以文辅政水平,强化宣传工作效果
调研宣传,是各级检察机关办公室、检察机关及其领导提供决策服务为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和处理,以信息刊物和其他载体报送的有关检察工作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情况。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调研宣传工作也是检察机关办公室坚持以文辅政、当好参谋助手的重要方面。服务功能强不强是衡量调研宣传工作好不好的主要标准。要以强化信息整体服务功能为重点,不断增强主动服务和超前服务意识,积极搞好信息收集、反馈和报送工作,为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情况、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搞好服务。
一是贴近领导意图,狠抓重点信息。坚持把领导时刻关注的、正在思考的、有待了解的问题,作为信息工作切入点,明确围绕领导决策、指导工作办信息的思路,切实把握每个时期的检察工作重点,有选择地采编、报送能带动全局、适用对路的信息。在抓好动态信息的同时,加强综合性信息、问题信息和督查信息的采编,在强化决策全程服务上下功夫。
二是贴近工作实际,捕捉亮点信息。工作中的亮点最能体现各项检察工作的特色。抓好亮点往往会收到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引领的效果。要把捕捉亮点信息作为提升检察信息价值的重要举措,在挖掘特色信息、提炼典型信息方面狠下功夫。首先,负责信息工作的人员要当好“加工厂”,不当“中转站”。善于从大量的零散的原始信息中发现闪光点,把残缺的内容完善起来,从散见的做法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其次,信息工作者要当“调研员”,不当“传递员”。信息人员要走出办公室,深入一线搞好调研工作,根据领导指示、批示、要求和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信息人员要带着问题或直接或跟从领导或协调联合行动深入实际搞好调研,真正静下心沉下身潜心挖掘素材,特别是对于那些突破了的难点,深入剖析总结破解的“良丹妙药”,形成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亮点信息。
三是贴近上级需求,提供高价值信息。以上级需求为导向,在报送深层次、高价值信息上狠下功夫。对报送的信息,强调精筛选、巧传送,把最能反映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特点、上级急需了解、紧跟工作形势的信息,适时捕捉报送上去,努力提高信息整体服务水平。
四是建立调研宣传信息质量长效机制。首先,要多参会阅文,确保“高站位”。要做好调研宣传工作,必须做到“摸上情、知内情、识外情”。要实行信息工作人员参会阅文制度,要保障信息人员经常参加重要会议,在了解时事政策、学习文件上先行一步,使信息工作者能够“高站位”地办好信息,确保信息工作始终与上级工作意图、领导思路合拍。要保障信息人员多参会阅文,领导方面要做到重要会议让他们提前介入,新政策、新规定,新决策让他们优先接触,深入实际开展调研工作对他们要全力支持,确保信息工作者在想问题、办信息时,能胸中有全局,下笔有高度。其次,要多会商研究,确保“能超前”。加强综合性信息是办好信息的关键,以适度超前为目标,加大综合信息的采编会商力度。坚持信息约稿制度,负责调研宣传的领导要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特点,对于热点难点、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对信息工作进行布置,给予点对面的指导,也可以点对点地布置“作文”。对于报送的信息,及时组织信息工作人员或有关部门工作同志会商分析,对把握不准的信息要主动征询领导或部门意见,保证采编的信息既具有超前性又具有综合完整性,做到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再次,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出精品”。实行办公室主任把关信息制度,对报送发布的信息,由办公室主任先行审阅,再由分管领导审核,确定上报下发的信息,之后转由信息工作人员迅速办理,对于编辑整理完的信息办公室主任再行审核签发,对于重要的信息必要时呈请主管院领导把关签发。
四、提升以文辅政层次,提高调研工作水平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办公室工作决定》(高检发〔2009〕22号)中指出:“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提高决策参谋水平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安排力量,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办公室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搞好调查研究工作,是检察机关及其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实施正确领导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办公室坚持以文辅政、当好领导参谋助手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拓展思维,明确调研方向。开展调研工作,为领导决策服务,不外乎包括三个层面:反映领导需要了解的,发掘需要领导了解的,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服务,让领导参有所依;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总结典型提炼经验,为面上的工作提供借鉴,对下有所指导;汇报本地典型做法、向外推广经验成效,对上对外有所展示。这就要求以新视角发现问题,选择新角度切入研究,以新思路提出对策,提供适合领导所需、弥补领导所缺、阐释领导所疑的调研成果。要在“提高三个能力”上下功夫:首先,要提高全局思考能力。善于把自己置身于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大局中去观察、去思考、去谋划,围绕重点工作进展情况,高起点、宽视角,从各种信息中收集、分析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作为调研选题的切入点。其次,要提高领导思考能力。为领导决策服务,就要“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善于站在领导角度思考问题,用见微知萌、见微知着的目光,捕捉领导眼中的“关注点”,找准工作中的“关节点”,把握各种关系中的“敏感点”,深入挖掘工作中的“闪光点”。再次,要提高前瞻性思考能力。调研工作从选题到调查,再到不断思维提纯、语言提炼,直到拿出成果,必然有一个时间过程。要求调研工作要有超前意识,想在先、干在前,不仅要紧扣领导思路,还要想在领导前面,在领导尚未了解全面、尚未思考成熟的范畴提供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
二是深入调查,精细研究。调查研究贵在深入调查,重在精细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把情况搞准,把问题摸透,把对策想好。要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克服盲目性。对调研的目的、意义、所针对的问题了然于胸;对调查单位的选取、访谈人员的选定、座谈会的参加范围提前设计;对调查的对象、重点、难点心中有数,事先拿出较为详细的调研方案,做到有的放矢。要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克服片面性。要坚持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调查,既通过汇报了解情况,又深入一线获得感性认识。沉得越深,工作越细,获得的情况就会越真实、越丰厚。调研不是单纯对现成材料进行文字整理和加工,不能光靠材料整理材料。靠单纯听汇报、要材料进行调查研究,过分依赖提供的材料,就容易被材料所左右,就容易被框住自己的思维。因此,要走进基层、实际和工作一线,真正蹲下来、沉下去,与各方面的人进行充分交流,才能发现好的、实的、有价值的东西。要进行透彻的研究,克服表面性。研究是调查的升华,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深入研究,把问题分析得透一些,再透一些,把建议想得好一些,再好一些,把启示想得高一些,再高一些。要抓住倾向性、症结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现象中把握本质,从原因中查找症结,从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解决问题、推动决策落实的对策和建议;紧扣典型性经验进行深刻剖析,从事实中发掘内涵,从做法中找出规律,从经验中提炼启示。
三是提炼推敲,赋予调研成果更高价值。要做到“三个突出”:首先,要突出思想。调研成果要富有真知灼见,总结的经验和启示要富有典型性,可供推广和借鉴,提出的问题及对策要有针对性,可以指导实践,不能简单罗列问题或经验,停留在表面上。其次,要突出可操作性。调研提出的对策应对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要深入思考,拿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切实出好主意、当好参谋。再次,要突出语言艺术性。标题力求新颖,既能提纲挈领,又能揭示主题,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达到匠心独运的效果;内容力求精确、严谨、细致、客观、全面,语言力求精美,善于讲新话,讲通俗的话、自己的话,讲别人未讲或未讲全、未讲透的话,讲有共鸣而需要画龙点睛的话,增强语言文字的感染力;逻辑力求缜密,结构、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都要做到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山阳县人民检察院 杨钊 编辑:刘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