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我心中的“汉武品质”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8-15 11:46:35 阅读量:

    丹州炎热的八月,燥热的天气使心情无法安然落地,周末的闲暇让小编宅在家中重温《汉武大帝》,感知秦汉时期严峻的形势,需要巨人的支撑,历史眷顾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他的坚定、奋进、搏击造就中华民族的第一个盛世,他所展现的“汉武品质”仍值得我们当代青年所学习和推崇,小编结合自身感悟刨根历史,与大家品读一二。

       一、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汉武帝刘彻是景帝第十个儿子,他既非嫡长子,又不特别受重视,怎么会被立为太子呢?有人说,是因为母亲和舅舅从中作梗,但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都知道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刘彻天生聪颖非凡,更重要的是勤奋、好学。记得窦婴教太子刘荣读书,来玩的刘彻就展露出好学的聪颖天资!他能被立为太子、当上皇帝,而且是一代文武双全、雄才大略的皇帝与他的勤奋、好学、勇敢是分不开的。从汉武帝身上我明白,成功需要个人努力,也要有机会。可是假如不作好充分准备,机会来了,怎能抓的住?

二、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人才盛世、群星灿烂、各尽其能的时代,正是他们的团队凝聚力,使西汉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造就了不朽的历史功业。首先,反击匈奴团队。在“和亲”政策下,匈奴十余年仍侵略汉朝土地、掠夺汉朝人畜,是可忍,孰不可忍。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连续发动了多次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了来自匈奴的威胁,保障了黄河流城广大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消灭了南越割据政权,统一了今天的两广地区,又在今云南、贵州等省设置郡县,加强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其次,外交团队。汉武帝即位第二年,选送张骞等人出使大月氏,希望借此形成反击匈奴的战略联盟,压缩匈奴的生存空间,实现对匈奴的战略包围。而后又派张骞出使西域,与大月氏、乌孙、安息等国联系,开通了内地与西域之间的交往。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个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中原汉族权力延伸到了今天新疆以西。再次,主内团队。在窦婴、韩安国、张汤等重臣辅佐下,汉武帝实行察举、破格用人、设置刺史,任廉史、严刑法,税盐铁、一货币,均输平淮,算缗告奸等,这些英明举措不但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且对后世乃至现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在成长中不断自省。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刘彻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40余年,常年征战摊丁征粮,导致国家贫苦,民生凋敝,他在巡游发现了国家的隐患遂在轮台圣诏伫闻罪己,是中国历史首个勇于承认错误落到实处并改正的帝王,他的继任者汉昭帝、汉宣帝忠诚地执行了汉武帝的休养生息政策造就了“昭宣中兴”。正如苏轼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汉武的品质给了我们许多年青人启迪,他晚年的错误也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弱点,虽然我们的历史记忆有限,但我们的人生经历无限,人生不仅需要向前看,也需要往回看,随着时间去累积记忆,让我们一起躺在人生的“半山腰”上,倾听知了的叫声,昆虫的虫鸣,在大自然和谐的音律中追逐清晨升起的“一缕阳光”。

作者:王 群     编辑:李思科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