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姣:以扶贫之骨铸青春检徽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7-13 09:56:56 阅读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是党向历史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检察机关许给新时代的无悔誓言!胸前的检徽,不仅仅是对法律的执着,更是对人民最质朴的爱,它由青春铸造,在扶贫之路,撑起爱的绿荫。

此前,一直未能体会什么叫贫苦无助,殊不知,直面他们,才知道这个世界竟有这样的人在苦苦挣扎,一篇名为6岁妈妈的哭诉文章,便是千千万万无助者的缩影,是的,就是6岁的妈妈,因为她在本该无忧欢乐之龄就要承担照顾三个更为年幼弟弟的责任,那些直抵内心的文字至今难以忘怀:当清晨第一缕曦光透过层层树叶,投射到斑驳的土墙时,不到7岁的英英已经起床烧水。去年没等小弟弟满月,妈妈就去世了。英英不太理解什么叫去世,她只知道看到别人和妈妈在一起时,她就会特别想自己的妈妈……英英想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和爸爸说说,今天要去上学,她已经落下了太多生字课。爸爸没答应她,原因是弟弟们需要人照顾……爸爸坐在墙角发呆。英英走过去,想告诉爸爸羊丢了的事情。还没等她张嘴,爸爸突然抱住英英哭了……他说想把小弟弟送人;他说对不起……英英哭了,她求爸爸别把小弟弟送人,大不了她不上学了。可是爸爸不回答她,只是不停的落泪。英英跑回弟弟的房间,将睡梦中的小弟弟紧紧的抱住。她想好了,她要守着弟弟,她不能睡……可她太累了,刚刚爬上床就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是每天都期盼的场景:妈妈温柔的搂着她和弟弟,紧紧的搂着……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个英英在做着同样幸福的梦,在期盼着自己可以上学,期盼着弟弟留在身边。于是,扶贫来了。

此前,也并不太懂扶贫的真正含义,殊不知,它并不单单只是救济。那些战斗在扶贫一线的检察官们,那些曾经驰骋在与罪恶斗争的战场上可爱的人们,如今,从“党政机关”到“田间地头”,不过是换一个战场继续战斗而已。虽然有很多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年轻人,并不懂得如何田耕农织。可那又怎么样,即便一切从零开始,只要心中装着老百姓,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你看,悬崖峭壁上,是他们深深的足迹;农家田舍里,是他们长长的身影;坎坷山路间,洒下了他们艰辛的汗水,即使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支持,仍然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只有如此,群众才会和你说真话、道真情,才会接纳你、喜欢你。他们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真扶贫就要打造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他们也懂得,扶贫先扶智,作为扶贫检察官,不但要守住群众救命的钱袋子,大力惩治和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更应注重以法律滋润人心,培养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学会遵纪守法,更会依法维权。

当然,工作尽力,家庭便无法尽心。许多扶贫检察官都变成了“不顾家”检察官。一位刚做爸爸不久的青年检察官,年纪轻轻,竟因操劳过度,倒在扶贫的路上,病情稍有起色,便念着扶贫,匆忙回到工作岗位。扶贫需要日夜驻守,妻子便抱怨他不顾小家大家,他只能白天工作,晚上一有时间就打电话和妻子分享他在扶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和每一次的收获,慢慢的,妻子由抱怨变成了默默支持。这就是一位年轻检察官的扶贫之路,一条默默无闻的平淡之路,一条足以让自己孩子为之骄傲之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万战斗在扶贫战线的无名英雄凝结起来,终将让我们的社会老有所依,幼有所教,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可爱的人们,没有忘记他们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没有忘记他们是一名光荣的检察官,虽有辛酸,却愿将青春奉献给这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事业,不忘初心,唯愿无愧于胸前闪亮的检徽,无愧于冠以“人民”的检察二字,他们,正用扶贫之骨血,铸青春之检徽。

作者:姜姣        编辑:李思科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