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人民的名义》有感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4-01 15:41:37 阅读量:

  近日反腐题材剧《人民的名义》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讨论热点,剧中错综复杂的关系、难以捉摸的人心、环环相扣的剧情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而且《人民的名义》是最高检政治部牵头,结合十八大以来真实的反腐案例,淋漓尽致地把神秘的反腐工作搬到荧屏、展现给老百姓。一方面让大家了解到反腐工作的真实一面,一方面展现出国家对于反腐的决心与力度,敢于对贪污腐败说不、敢于对贪污腐败亮剑!

  剧中一官员不坐车爱骑自行车,不住豪宅蜗居在筒子楼,每个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咋眼一看绝对是廉洁自律的榜样。可实际上这位官员拥有一幢豪宅,壁柜里、床上、冰箱里,却塞满了只能看不能花的现金,2.3亿元钱更是堆砌出一堵墙,这不是钱,而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样的画面给人以视觉冲击,更让人震惊。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反贪干警,在观看了《人民的名义》之后,联系实际,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事关生存发展的巨大考验面前不含糊、出重拳,中央反腐决心和意志空前彰显。腐败的毒瘤不除,发展就无法全方位步入正轨,在这个意义上,反腐败斗争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白恩培、周本顺及李春城的落马,敲响了反腐倡廉的警钟。无论你是手握重权,还是与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农村基层干部,老虎”“苍蝇一起打,让腐败分子没有任何藏身之地,打虎拍蝇火力全开以及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让有腐必反、有贪必惩成为社会共识。

  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一笔人心向背的账。反腐倡廉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基层反贪干警,不仅要抱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念,时刻坚守,毫不放松,更要狠抓、重治,不负党和国家的培养,不负人名群众的期望,让贪腐分子无地藏身,做到不敢伸手,伸手必被抓的高压态势,还政治上的风清气正,还百姓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朗朗乾坤!( 略阳检察  李阳)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