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检察机关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作为的认识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12-02 13:55:02 阅读量:

 陕西洛南县人民检察院 郝纪龙

 

  所谓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就是指党员干部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于作为、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应该必备的政治素质。

  第一,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性质决定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敢于担当,才能做群众的“主心骨”,成为实现公平正义的“领头雁”。

  正是因为敢于担当,我们党才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应该明白,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生动的现实,就是通过我们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来体现。体现先进性和纯洁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能够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始终忠于党和人民,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去拼搏、奋斗,乃至牺牲。

  第二,行政职能和岗位职责也决定了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

  具体到检察机关,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习总书记告诫我们党员干部:“莫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可见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行使,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质量。权力就意味着责任,有权必有责。要行使权力管理好国家事务,党员干部就要有担当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要求。就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因此权力姓“公”不姓“私”,只能为民所用服务人民。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决不能公私不明,做一些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事。权力姓“公”就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不怕“摊事儿”,不怕惹 “麻烦”,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尽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我们检察机关的党员干部,一定要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尽心尽力干好工作。

  第三,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决定了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

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有自己追求的人生价值。我想,自参加工作时起,每一个从政之人,都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自己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一个人努力工作的精神动力。(宋代大儒张载)古人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话道出了古往今来从政者的共同心声。一个人,如果能在这“四为”之中,实现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说是立下了不朽之业绩。要实现人生的理想抱负,就要敢于担当。一方面,敢于担当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一种担当;闻过则喜、见贤思齐,这更是一种担当。这些担当,体现的是对人生的珍惜、对人格完美的修炼、对自己的负责。另一方面,敢于担当是对自己的事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

一、敢于担当的具体表现

  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内涵和要求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从现实要求看,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敢于亮剑。就是旗帜鲜明表明态度,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必须讲党性,有正确的是非观,在根本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衡量一个党员干部有没有担当精神,很重要的一点是看他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没有正确立场和鲜明态度,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守,看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贯彻是否坚定,看对院党组的决策部署是否坚决服从。从现实情况看,我们有时候正是缺乏政治担当,混淆是非玩暧昧:有时候大局意识淡薄,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有时候政治定力退化,听信小道消息,甚至跟风起哄、推波助澜,理想信念动摇。面对错误言论,党员干部应当敢于站出来说话,敢于表明自己的态度,并给予有理有据的正面回应、澄清事实、教育群众。从小的方面来说,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摸清实情,敢讲真话。只有说真话,才能做实事。不可否认,讲真话的确在部分党员干部身上是一种稀缺品格。目前存在着一股讲假话、空话、套话之风,一项政策和决策,如果是建立在假话的基础上,势必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使党和政府丧失社会公信力。就此而言,讲真话,不作假,既是一个人的品格底线,也是我们检察机关的生命底线。当然,出现不敢讲真话的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过多考虑个人的利益,怕得罪人。为了维护所谓的“团结稳定”,无原则地迁就退让。这样以来,最终万马齐喑(yīn,音),正气不存,大事难为,发展停滞,百姓受灾,贻害无穷。

二是善于落实。作为党员干部,职务与职责相辅相成,有多大的职务,就有多大的职责。就是在其位谋其职、在其岗尽其责。岗位就意味着责任,责任就要落实,这是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最根本的基础。有责任不落实,再夸夸其谈地讲担当,也是“镜中花、水中月”。职责在身,就要“接受任务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追求圆满”,做到守土有责。面对工作任务,我们要扪心自问:自己的职责是什么、目标责任是什么、完成任务的措施是什么、质量和速度如何去保证?一定要认真做实职责范围以内的事、干好自身肩头上的事,确保完成组织和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来落实和践行自己的职责与使命。我反思自己,我们有时特别缺乏两种担当。一是缺乏风险担当,急难险重都想躲。表现在“软柿子”就喜欢,“硬骨头”就推诿,看到“顺风船”就想坐,遇到“拦路虎”就想绕着走。一句话,就是“怕”字当头,以“拖”为守,浪费岗位资源,影响工作大局。还有一种是缺乏责任担当,遇到挫折失败就推卸。落实责任,开展工作,失误难免,本是极其自然的现象。有时身处顺境就踌躇满志,身处逆境则暮气沉沉,一旦出现失职失误就心生委屈,没有勇气检讨自己、承担责任,更谈不上从头再来。“为官避事平生耻”。我们检察机关的党员干部不仅要有敢于担当之胆之志,还要有善于担当之识之能,真正扛起肩上的责任。特别是一些长期不能破解的难题,甚至难以预料的急难险重任务,这是对我们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的特殊考验。面对这种考验,既要有挺身而出、大胆担责的勇气,也要有头脑冷静、从容应对的静气,缜密考虑,制定预案,果断处置。出现问题和失误,要有胸怀坦荡、承担责任的气度,认真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

三是勇于斗争。当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我们的言行之中,对我们的思想、心理和情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发挥好党员干部的作用,就要对这些歪风邪气勇于斗争。要始终相信,邪气压不过正气,罪恶见不得阳光。只要我们每个党员都发扬认真精神,敢于较真、敢抓敢管,就会使歪风邪气没有市场,就一定能够实现风清气正。

二、如何做到敢于担当

  从工作职责意义上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增强敢于担当的底气。有没有底气,是能不能担当的前提。什么是底气?底气就是能力本领。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底气不足,何来担当?又何以担当?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党员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办事管用讲的就是要有能力、有水平、有办法,这就是要有底气。要增强底气,一是全面掌握实际情况。了解客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才是增强底气的首要前提。 二是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实践证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比具体的知识学习更重要。“思路一变天地宽”,讲的就是要有科学思维的能力。我们一定要结合理论学习,着重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尤其要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善于按照自己所主管工作的客观规律来科学决策、推动工作,充分发挥科学思维对提高能力水平的根本性作用。  三是,努力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道理很简单。党员干部的一切担当都是为了人民群众,我们自然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管时代怎么发展,科技、资讯、交通多么发达,这个基本的工作方法都是替代不了的。

第二、要增强敢于担当的勇气。担当意味着付出、奉献甚至牺牲,意味着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而不顾个人的利害得失。增强敢于担当的勇气就是要做到:一是要有崇高的使命感。使命感是一种激发党员生命激情的神圣思想,是一种无论任务有多么艰难,都一定要完成的坚定信念。二是要有强烈的正义感。一方面,党员干部肩负着组织带领群众开展工作的责任,应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这种凝聚力和号召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党员干部人格的高尚。严格自律,以身作则,树立起良好形象,才足以服众。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正确地运用拥有的权力同歪风邪气作斗争,扶持正气,创造一个良好的风气。只要大大发扬这种正气,以权谋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邪气就滋长不起来。 三是要有明确的责任感。人常说“在其位、谋其政、做其事、尽其责”。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是一名工作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每个人的岗位不尽相同,所负责任有大小之别,但要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精益求精,却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因素,那就是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责任,已经成为人的一种立足之本。我们只有在工作中,清醒、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才可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第三、要增强敢于担当的硬气。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担当,要负责,就要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做经得起检验的党员干部。

  首先,要清正廉洁。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的保障线。一个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过不了廉政关,就没有担当可言。无私才能无畏,自身清正廉洁,到什么时候都能肩膀硬、腰杆直。自身不干净、不纯洁就没有担当的资格和底气。如果在廉洁自律上放松了警惕,很容易出问题。搞一次特殊就丢一份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一片民心。我们要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其次,要公心做事。敢于担当,首先要出于公心,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看待得失。一事当前,首先要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而不能计较个人的名利、前途。要坚持严自律、善治家、慎交友,坚决克服侥幸心理、从众心理、不平衡心理,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家园,公私分明,公而忘私,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再次,要坚持原则。坚持原则,是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的底气。什么是原则?就是人类行为的准则,就是观察分析、处理问题时所要遵守的规则。原则是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抽象出来的,只有正确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原则才是正确的。能严格遵守公认的正确规则,做到是非分明,是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必须要具备的修养。

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作为检察机关的党员干部,讲担当就是要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服从大局、切实维护团结、自觉遵守纪律、认真服务群众,也就是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始终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勇于担当作为,为我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董嫱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