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县人民检察院创新检察政研工作写实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1-07 16:52:02 阅读量:

创新检察政研 营造学术氛围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

文/马腾

检察工作包括检察理论和检察实践两个方面,检察政研是加强检察理论研究、提高队伍执法水平、解决检察工作现实问题、开创检察工作业绩的重要途径,是深化检察改革、实现检察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陕西省米脂县检察院在依法履行检察职责、抓好执法办案的同时,力推文化兴检,大兴调研之风,检察政研工作结出了丰硕成果。
该院主要采取以下五项创新兴举措来推动检察政研工作的蓬勃开展:
  一是转变观念,正确定位检察政研。要求检察人员要抱着虚怀若谷、求真务实的心态,深入了解检察政研的职能、作用和重大意义。要清醒地认识到,政研工作是检察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检察业务整体健康发展的重要肌体。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政研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必备手段,是促进检察业务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催化剂,是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善于创新、勇于进取的检察队伍的强大武器。广大检察人员要通过在思想上重视、态度上端正、调研中勤奋,把检察政研的强大功能充分释放出来,把政研工作搞得有内容、有新意、有价值、有作用,使之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带动整体检察工作蓬勃发展。提升检察政研工作定位,检察长亲自抓,主管副检察长全力抓。检察长直接研究和过问此项工作;并多次在全院干警会议上表扬调研宣传先进个人,树立“文化典型”,号召大家学习看齐;还经常和调研、写作能力较强的干警谈心,激励他们发掘自身潜质。主管政研工作的副检察长刘世雄,同时分管办公室、职务犯罪预防科、案件管理办公室、检委会办公室等工作。他克服工作繁忙的客观困难,带头投入检察理论调研中,潜心钻研,勤奋创作,仅2015年就有4篇高质量的检察理论调研文章被《人民检察*陕西版》等期刊采用,其中1篇还被被省检察院确定为全省检察机关优秀调研成果,被省院以陕检研(2015)6号文件通报表彰。
二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实检察政研力量。严把进人关,坚持“凡进必考”制度,确保将健康、优质的新鲜血液输送进检察机关。在政研人才的选择上,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法学和文学双学士,为检察政研工作吸收和储备复合型人才。一开始,把这些优秀的年轻人安排在业务科室,使其熟悉检察工作,积累办案经验。经过一个时期的培养和锻炼,就可以选调一部分人到政研岗位,使其能量得到更为充分发挥。公诉科青年干警朱兆龙大学期间获得了西北政法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和武汉大学法学学士学位,通过司法考试并获得了A证,经省检察院公开招考,于2012年进入米脂县检察院工作。进院两年时间里,他发挥才干,勤奋工作,在《检察日报》、《西部法学》等法律报刊和《人民网》、《正义网》、《方圆法治网》等知名网站发表检察宣传和理论调研文章百余篇,并出色办理了多件审查起诉案件,在执法办案和检察政研中脱颖而出,很快被米脂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检察员,目前已是该院公诉科的办案骨干。
三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研讨交流活动,提高政研工作水平。2015年,该院举办了两期理论研究会,鼓励干警深入调研,踊跃写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创造检察政研新成绩。第一期该院案管办(检委办)主办,调研选题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和“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完善检察委员会制度”两项专题。在此次理论研究会上,由各科室调研撰写、经筛选后确定上会交流研讨的理论研究文章共8篇,其中2篇研讨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问题,6篇研讨完善检察委员会制度问题。第二期由该院公诉科主办,主题为“公诉业务论坛”。围绕量刑制度、羁押必要性审查、刑事证据等问题,此次论坛共推出10篇理论研究文章。两期理论研究会邀请了市院有关领导、县人大、政协和政法委领导参加并给予了指导。两期理论研究会评选出的18篇论文,已汇编成册,推荐报送上级检察院和相关刊物,并供全院学习交流。其中有多篇优秀成果已被《人民检察(陕西版)》、《人民日报民生周刊》等期刊和方圆法治网、陕西法制网和西部法制报网等网站采用。
四是建立和完善正向激励机制,激发干警参与检察政研的热情。首先,是制定调研宣传奖罚办法,与年终考核评估配套,给各内设机构下达检察政研的任务,超额完成的奖,不能完成的罚。其次,是严格执行制度。奖罚制度不仅与科室全年工作的考核评估挂钩,还与检察干警个人待遇挂钩。在经济待遇方面,根据调研成果的重要性和好评度,划分等次,分开档次,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政治待遇方面,把政研能力和调研成果作为干警评优、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对有突出能力和突出贡献的干警优先考虑。还有,对于在政研方面成绩十分突出、贡献比较明显的干警,依照有关规定向上级检察院请功。要通过制定、完善和落实正向激励机制,促使综合素质高、调研能力强的优秀干警自觉自愿地将业余时间投身其中,开创政研工作新局面。青年干警朱兆龙、李高兴,虽然进院刚两、三年时间,但是因为在调研写作中展现才华,在执法办案中崭露头角,所以很快便升任检察员,目前是该院公诉科的两员“大将”。青年干警冯静,进院时间也不长,凭借出色的理论研究才华和实际工作能力,目前担任该院侦监科科长,是该院最年轻的中层负责人。
五是提高调研成果向检察业绩的转化率,推动政研工作上档次、办实事、见实效。检察政研的根本目的,是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和困难,服务于检察工作,推动检察工作。从事检察政研工作,要自始至终牢记这一根本。在选题、立意、调研和写作过程中,要始终秉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态度,要使调研成果做到确实发现了突出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到了真实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对检察工作确实能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为调研成果向检察工作业绩转化打好理论基础。提高成果转化率的关键一步是应用,米脂县检察院领导认真阅读、分析思考调研报告,对于其中有意义的意见和建议,有价值的办法或点子,可实行的策略或措施,经过党组讨论、深思熟虑和修改完善后,大胆地在日常检察工作中采用。这极大地激发了干警工作和创新热情,成为推动检察改革,开创检察业绩的一大良方。
     该院与榆林市检察院案管办合作完成的调研成果《对榆林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的专题分析研判》于2013年被省院《案管工作情况》第4期转发,并且在省委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法制日报》陕西记者站主办的第五届“与法同行”征文大赛中获得优秀奖,为榆林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司法机关应对严峻形势、依法办理案件和妥善化解矛盾起到了良好的参谋助手作用。该院公诉科理论研究《诈骗罪、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的区别》,在2013年“中国梦,陕西梦,平安梦”网络征文大赛中获得理论类一等奖,为执法办案中正确区分此罪与彼罪、提高案件质量提供了可贵的借鉴。该院案管办《基层检察院案管部门如何开展受理案件审查》于2014年获省院案管理论征文三等奖,向全省检察机关介绍了把好案件受理审查关、从源头上保证案件质量的工作经验。副检察长刘世雄合作完成的调研成果《化解群体性事件的“三大法宝”》,对于妥善化解矛盾、圆满处置涉法涉检群体性事件,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被《人民检察(陕西版)》2014年第4期采用,并于2015年2月27日被省院确定为2014年度全省检察机关优秀调研成果,被省院以陕检研(2015)6号文件通报表彰。
检察政研的创新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检察干警的积极性,该院涌现出一批在工作和办案之余热情投身于学习、思考和写作的干警。在他们的辛勤浇灌下,该院的检察学术氛围浓厚,“检察文化之花”盛开,理论调研和检察宣传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该院调研成果和宣传稿件被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采用数量2012年为95篇,2013年107篇,2014年176篇,2015年120篇。其中不少调研成果和宣传稿件质量较高,从2013年到2015年的三年时间里,该院有17篇调研成果和工作经验得到榆林市检察院转发,有4篇调研成果被省检察院转发、授奖或通报表彰,有2篇调研成果在全省大赛中获奖。2015年初,该院在榆林市检察机关业绩考核中,检察政研工作名列全市12个县区院第一名。该院创新检察政研举措、打造高素质和专业化检察队伍、带动检察业绩的经验,被榆林市检察院以公文形式转发,并得到了榆林政法网、民主与法制网、西部法制报网、陕西法制网、方圆法治网和正义网的宣传报道。
 
(注:马腾为米脂县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检委会办公室主任,)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