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懂得尊重,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所折射出的自身操守与品质。道德的本质,就是心中有他人。
生命的高度无法丈量,却可以仰望,生命的质量无法称重,却可以尊重。下一刻,我们就会理解——蜗牛的爬行是为了超越生命的高度,蚂蚁的身负重担是为了担负起生命的厚重,燕子无数次飞翔是为了画出生命最美丽的弧线!每一个努力拼搏的人,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香港专栏作家屈颖妍的《怪兽家长》中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一个香港人去日本,发现他们即使在深更半夜、行人稀少的情况下,也会乖乖地等红绿灯。香港人问,这是为什么呢?一个日本人回答,那盏灯,就是法律----我们不是怯于法律,我们只是尊重那盏灯。
很想对每一个毫无急事却无视红绿灯的人说,如果我们硬闯过去,那盏灯会难过的。
渴望被尊重,是人性最基本的需要。很多时候,我们有多少尊严,并不是因为受到多大尊重,而是我们有多么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给别人以尊严,就是给自己以尊严。
这是发生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真实故事。
一天,一位40多岁的中年女人领着一个小男孩走进美国著名企业“巨象集团”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在一张长椅上坐下来。她不停地在跟男孩说着什么,似乎很生气的样子。不远处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修剪灌木。
忽然,中年女人从随身提包里拉出一团纸巾甩手将它抛到老人刚修剪过的灌木上面。老人诧异地转过头朝中年女人看了一眼,中年女人满不在乎地看着他。老人什么话也没有说,走过去捡起那团纸巾把它扔进了一旁装垃圾的筐子里。
过了一会儿,中年女人又拉出一团纸巾扔了过来。老人再次走过去把那团纸巾捡起来扔到筐子里,然后回到原处继续工作。可是,老人刚拿起剪刀,第三团纸巾又落在了他眼前的灌木上……就这样,老人一连捡了那中年女人扔过来的六七团纸,但他始终没有因此露出不满和厌烦的神色。
“你看见了吧!”中年女人指了指修剪灌木的老人对男孩大声说道:“我希望你明白,你如果现在不好好上学,将来就跟他一样没出息,只能做这些卑微低贱的工作!”
老人听见后放下剪刀走过去,和颜悦色地对中年女人说:“夫人,这里是集团的私家花园,接规定只有集团员工才能进来。”
“那当然,我是‘巨象集团’所属的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就在这座大厦里工作!”中年女人高傲地说道,同时掏出一张证件朝老人晃了晃。
老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能借用你的手机用一下吗?”中年女人极不情愿地把手机递给老人,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开导儿子:“你看这些穷人,这么大年纪了连手机也买不起。你今后一定要努力啊!”
老人打完电话后把手机还给了妇人。很快一名男子匆匆走过来,恭恭敬敬地站在老人面前。老人对来人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在‘巨象集团’的职务!”“是,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办!”那人连声应道。
老人吩咐完后径直朝小男孩走去,他伸手抚摸了一下男孩的头,意味深长地说:“我希望你明白,在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说完,老人缓缓而去。中年女人被眼前骤然发生的事情惊呆了。她认识那个男子,他是“巨象集团”人事部门的一个高级职员。“你……你怎么会对这个老园工那么尊敬呢?”她大惑不解地问。
“你说什么?老园工?他是集团总裁詹姆斯先生!”中年女人一下子瘫坐在长椅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集体往往靠一种相互支撑维系着成员之间的和谐与默契,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尊重是一把火炬,在心灵与心灵之间传递着信任与爱;尊重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所有上锁的灵魂。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不俯不仰的平等相待,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别人在某一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不能以傲慢和不敬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如别人,我们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理应有的尊重。一个真正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必然会以平等的心态、平常的心情、平静的心境去面对所有事业上的强者与弱者、所有生活中的幸运者与不幸者。
普希金说:“尊重别人吧,它会使别人的快乐加倍,也会使别人的痛苦减半。”我们又何不将自信、善良、宽厚的种子播撒在他人的心田呢?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短短的一句话既可以让人倍感温暖增加情谊,也可以伤人于无形而渐行渐远。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一个真心懂得尊重的人,一定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一个真正学会尊重的人,他的人生必将是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