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峥嵘的司考岁月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11-17 19:49:48
阅读量:
—— 幸运儿谈司考经验
镇安县检察院 左可梅
司法考试是一场持久战,当然也存在很多幸运的成分,我觉得自己就是这场无烟战争的幸运儿。 在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中,我以438分(卷一:130;卷二:104:;卷三:96;卷四:108.)的总成绩使大家记住了我,并成为我大学生活中最辉煌的战绩。但是,我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喜出望外,也许是我之前可能抱有更高幻想的关系。长期以来我自己心里一直暗下决心,不断的提示自己,司考必须要考400分以上。虽然中途也有很多次的迷茫,也很多次怀疑过自己,但我从没有丢弃过幻想。司考之路是荆棘满布的,但只要坚持下来了,为之不懈努力过了,你就会看到想要的结果,发现蓦然回首,期盼的成绩就在灯火阑珊处。
对于司考复习的时间问题,我还是坚持自己开始的观点,这是一场持久战。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况如何,最起码对我是这样的。从大三上学期我就开始了解思考的有关情况,并在课余时间参阅过一些资料,但都是走马观花式的,一直都没有进入到状态。大三下学期,因为只有国际经济法和学年论文两门课,我就有大量的时间去看司考的书,开始先看民商法,但我走入了误区,选错了方向,买了3大本,三大本中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但不少内容对于司法考试的作用并不是很大,“三大本”内容多,篇幅长,2300页,338万多字,有人戏称之为“三块儿板儿砖”,我也有切身体会。用将近1个月的时间看了第三卷,还没有完全看完就放弃了,有司考辅导老师说,认认真真完全看完3大本的,司考肯定无望。我想这话还是有一点道理的,毕竟人家是专业的,比我经验丰富。暑假的时候我集中复习了两个月,但中间有将近一个月处于迷茫期,整天烦躁,不想学习,几乎没有进度。我所用的时间加起来相当长,但从事后的角度,有效的时间大概有三四个月。我有听说经过20天的题海战术,通过司考的,我很佩服这样的人,但觉得他们的经验不太具有普适性,虽然我曾为了安慰不够时间复习的同学,也曾用这样的传说来鼓励她,但心里还是有质疑的。我相信民法和刑法需要充分的理解,需要长期的积淀,是突袭不来的。以下可以说是谈一点自己的复习心得吧。
一、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学习,不管之前学过没学过、记得不记得,都认真去学一下,尽量去发现复习中的乐趣。
在复习的时候,国经课堂讲到合同和支付方式时很多知识点我都记不起来,然后我就先看合同法,票据法,银行法以及保险法等有关的内容,因为有些课程学院没有开或者开了我没有选,对我来说也都是全新的,学起来特别的有意思,而且后来上课老师讲什么我都能很快跟上老师的思路并很好的理解,这样就增加了我学国经的信心和复习的热情,二者相互促进,达到了良性循还。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按着自己的复习节奏去复习。
1.首先需要选一套教材,对我而言就是讲义。选讲义就要选老师。我是自己复习的,这些都要自己去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当然最省事的方式就是报一个补习班,它会有不同的阶段,所有一切都不用操心,只是现在的司考网校和面授班都太贵了。其实我也有想过,但还是没有去报,主要是因为价太高,其次我也觉得没必要。大学三年法学的学习,我觉得自己认真学了,比较相信自己的知识储备的,如果连一个考试都过不了,我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己,所以我就自己复习了,而且我身边报面授班的同学也很少。我的资料是同学分享给我的,她几个人合买的一个网盘资料,里面有10几个机构的,有视频也有音频并附有讲义,你可以自己选择听哪个老师的,可以听一个机构的,也可以混搭,只是更新稍微有点慢,但是很便宜,每人只分担了20多块钱。另外我还在同学的建议下关注一了个司法考试资料微吧(http://www.zhuansoo.com/vbar/vb.html?id=2315),里面有很多免费的资料,更新也快,但很杂,没有体系,要注意筛选。对于老师的选择,我是这样的:理论法学(包括法理学、法制史、宪法等)是听(男)杨帆老师的,三国法是听(女)杨帆老师的,商法·经济法知产听鄢梦萱老师的,刑法听刘凤科老师的,刑诉听杨雄老师的,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听徐金桂老师的,民法全部停钟秀勇老师的,民诉与仲裁听郭翔老师的;至于卷四,我是在最后还有10天左右,听了四个段洪波老师的几个音频,然后背了一点模板。这些老师可能在不同的机构授课,但内容都大同小异,只需要完整听一个机构的即可。讲义可以选择下载打印,但是太多,成本太高,我买的都是“路边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