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检察院集中开展“四大”活动提升两率两度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10-30 17:59:09 阅读量:

    为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全力服务民生,保障经济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的满意度, 旬阳县检察院利用个半月时间,组织全院干警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大宣传、社会治安大整治、矛盾纠纷大化解、检察干警大走访活动,着力提升社会治安群众满意率、平安创建知晓率、检察队伍群众满意度、检察干警群众认知度。  该院突出“五进”走访。按照“一村(社区)一干警”方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集中走访。进村组,体察社情民意。深入村头、街头、地头,了解、体察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住房、医疗以及党的惠民利民政策落实情况,真心实意察民情,千方百计解民难。进农户,为群众送温暖。通过走访了解,选取农村老党员、特困户、鳏寡孤独人员、失学学生、失足青少年等作为重点走访对象,听真话,摸实情,做好民情日记,准确把握当前农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嘘寒问暖,访贫问苦,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建立“结对子”式的帮扶关系,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困难。把地气接到百姓家里头,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进社区,参与社会管理。深入基层社区,结合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和工作范围,讲解参与社区管理创新的措施和途径,了解社会管理中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社区矫正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服务和参与社会管理的具体措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以及信息网络的服务管理,认真分析社会管理风险漏洞和制度缺陷,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对策建议,积极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进企业,服务经济发展。深入辖区厂矿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了解企业司法需求,认真落实服务促进企业发展、重大项目的具体措施,帮助困难企业及早摆脱困境。进学校,加强青少年教育。深入辖区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结合未成年人涉法案件和校园、校车安全事件,通过举办模拟法庭、法制副校长上法制辅导课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加强与师生的互动交流,帮助学校强化法制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引导教职员工和青少年学生自觉遵纪守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校方的安全管理意识,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和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面临失学辍学学生伸出援助之手,进行心理辅导和相应救助,帮助完成学业,促进健康成长。

   采用“五法”走访。 人员包干走访。将全县22个镇划分为7个片区,分别由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片,每个社区均确定了包抓干警,本次集中走访不少于20天,走访农户不少于100户,要认真记录民情日志,积极解决实际问题。突出重点走访。重点针对四类人员开展走访活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镇村(社区)干部和知名人士,登门走访率不低80%;低收入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党员、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等;产业大户、重点企业;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等治安稳控对象。干警推荐加入旬阳县检察院公众微信号不低于50人。灵活形式走访。以召开座谈会、上门入户走访、设立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开展走访,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对检察工作及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进一步摸清、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对走访活动中所摸排掌握到的问题和矛盾以及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全面、细致梳理,突出主要问题,摸清主要矛盾,分析问题症结。制定整改方案,针对涉及检察机关的意见建议,要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迅速整改到位;需要相关部门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联系协调牵头解决;需要几个部门协商解决的问题,商请相关部门牵头解决。推出服务举措,针对走访活动中了解掌握的情况,围绕服务旬阳经济社会发展,推出一批规范执法办案、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窗口服务等方面的便民利民措施。逐项抓好落实,对群众反映的个案和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群众反馈,真正解决一批群众关心、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突出问题。
  
  该院党组对集中走访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成立了走访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营造舆论氛围,充分运用简报、网站及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活动情况,营造舆论氛围,引导活动健康发展。统筹安排走访活动,坚持走访活动与检察业务两不误、互促进,以走访活动提升检察业务水平,以检察业务成绩体现走访活动成效。统筹安排走访人员、时间和地点,走访要轻车简从,不得增加基层负担。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开展本次走访活动,深入研究分析基层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健全完善民意表达、民情调查、民需服务、民主推进、民安保障和民忧排解“六个机制”以及相关工作制度,不断提升检察服务水平。(刘世文)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