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永库:检察机关推进法治建设的途径探索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09-07 19:49:58
阅读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法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新观点和新要求,对于推进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天然地担负着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在推进法治建设的征程中,检察机关应当从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实践内容和能力提升等四个维度,全面提升推进法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实效,为建设法治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牢固树立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关于法治的看法、观点、思想及其理论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形式之一。法治意识来源于法治实践,同时反作用于法治实践,对于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检察机关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首要的是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从思想深处摒弃人治观念。
(一)始终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和法律是推进法治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无论任何人、任何组织都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惩处。具体到检察机关,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坚持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坚持司法的谦抑性原则,遵循基本的诉讼原理,等等。要把宪法所确立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活动准则和价值追求,通过履行批捕起诉、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等职责,使这些制度和原则得到全面贯彻、不断发展。
(二)切实防止权力滥用和异化。权力的滥用和异化与法治精神相背离,同滋生腐败和社会不公易媾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意在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异化。作为检察机关,要始终清醒认识到检察权来源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检察权的根本属性是人民性,检察权是人民赋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能凌驾于人民之上,与人民针锋相对。要始终牢固树立规则意识,严格按照宪法法律赋予的权限范围履行职责,按照宪法法律设定的程序进行活动,不越权、不失职、不异化,确保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要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把强化自身监督与强化法律监督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积极探索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新方式,广泛开辟人民群众参与检察活动的新途径,形成自觉接受监督、习惯于在监督之下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善于运用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是一种建立在法律逻辑基础之上,以正当程序为保障,以权利义务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区别于其他思维方式的根本点在于法治,它是将法治作为评判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基本标准,而非个人意志或者某一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作为检察机关,精于、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对于推进法治建设具有极大促进作用。从法治思维的内涵出发,在培养和运用法治思维方面,要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法治思维的基础——法律思维。法律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它基于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或法律精神,运用法律逻辑分析处理某一问题。检察机关作为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尊严权威的重要部门,要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不断检视执法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要在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中,深入分析社会矛盾所蕴含的法律问题,引导教育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转变信“访”不信法的局面。要在服务发展的过程中,立足职能搞服务,有理有度有节,不做越俎代庖的事情。要在深化检察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本着审慎的原则,在宪法法律许可范围内,沿着法治精神谋划改革举措,不搞不利于法治建设的改革。
(二)法治思维的重要内容——程序思维。程序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按照既定的规则想问题、办事情。程序思维是获取实体公正的基础性条件,是法治思维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更要牢固树立程序意识和时效意识,把遵守法律程序作为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的重要前提,严格执行法律的程序性规定,依法监督纠正有损程序正义的违法行为,切实转变“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要加强对案件程序的监控和预警,防止和制止无故拖延办案期限、滥用强制措施、侦查措施、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和律师执业权利等各种违法行为,确保每个执法办案环节都符合法律的程序性规定。
(三)法治思维的核心——权利思维。法治思维的实质是通过分析权利义务关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权利。在权利义务关系中,从价值层面看,权利占主导地位,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因此,法治思维模式是以保障权利为目的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检察工作中,就是要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谋划和推进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履行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职能中,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念,使法律保护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